刘华也为难了,该不该管束一下,可这次大战,张合手下大军,大部分是东胡、鲜卑两族士兵,不通汉律。
人家千里迢迢跑来护卫汉疆,一待就是两年多,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在干饭,但也是出了力的。
这打了胜仗,还不让人家发泄一下,以后还怎么为自己卖命,而且楼兰这个小国堵在丝绸之路上,没少祸害大汉商人。
后续征战还需要东胡和鲜卑人出力,就纵容他们一次吧。
小崽子鼓足勇气,回了一句:“楼兰王,尔等既然敢主动发动战争,那就要承受战败的代价。
你没听过吗,凡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霸气的话语,让楼兰王闭了嘴,两眼一闭,楼兰国算是完了。
接下来,刘华安排后续战事,要张合适当约束军纪,更要求一劳永逸,彻底荡平西域诸国。
凡主动投降的国王,可以热情接纳,去其王位,分给土地和财富,保其一世荣华富贵;
拒不投降,负隅顽抗的,格杀勿论。
小崽子还说:“西域百姓贫苦,头顶上,不需要有这么多爷爷,也不需这么多贵族,更不需要这么多王。
这里只有大汉一个统治者就足够了。”
由于西域诸国的主力大军被基本消灭,只剩了一万多兵卒逃走,再分散到各个国家,已经没什么威胁了。
因此,荀彧的建议,大军不必集中在一起征讨了,可以分兵多路,齐头并进,这样才能快速平定西域诸国,节约时间。
刘华和张合感觉有理,便将大军分作五路:
成宜一万骑兵为一路,郭淮一万骑兵为一路,李通一万骑兵为一路,郭援一万骑兵为一路,
张合领太史慈功德金骑及一万骑兵为中军,随时支援四方,攻坚克难。
所攻占的土地,全部交由荀彧接手,荀彧领一万军,驻守各地。
同时从卫将军府内调拨人手,接手各地政务,建立大汉西域管理体系。
余下的郝昭,领轮回紫骑和一万骑兵,返回西凉五郡镇守。
陈泰也退回西凉五郡,组织生产,恢复民生,也不必再支援张合大军粮草,更不用养兔子了。
至于张合大军粮草,全靠他们在西域各国霍霍了,可以以战养战,走到哪抢到哪就是了,十几个国王,每一个都富得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