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 第246章 整顿高州和丽州

第246章 整顿高州和丽州(2 / 2)

刘华本想发火来着,可听完杜袭和手下军师们的话,好像自己喂口奶也没啥不妥哈。

弱弱的说道:“低调,小主我历来默默无闻,做好事不留名。

到这巨大的石像既然已经落成,定然花费不少钱财,捣毁太过浪费,那就留着吧,嗯嗯。”

身后吕玲绮被眼前几人没品的,惊的三观尽毁,受不了了。

没想到小夫君的手下如此不靠谱,小夫君本人更是不要脸。

你们这么搞,都给孩子喂奶了,让我们这些女子面子往哪搁,直接捂住胸口,嗷嗷开始干呕。

如此种种,杜袭夸张的宣传工作,狂野而不羁,起初都被人不耻,但时间长了,就都慢慢看习惯了,再往后看着就顺眼了。

总之,杜袭是要表达一个意思:大汉是高句丽的亲朋和挚友,两族好的跟父子哥俩似的,不能忘了大汉卫将军刘华的恩情。

刘华还感觉不够,为了彻底给高句丽人改性,又让杜袭联合了马良、冯熙这两个刺史,在两州各地设立官办学堂。

免费教授孩童汉字和文化,凡适龄儿童必须进官学堂学习,禁止民间流通高丽文,编造高丽的历史。

只要高丽人过来学上两个月,保证他们忘了自己宗族是谁。

还能学到,高丽人祖先乃中原春秋时期的箕子,往根上刨,大家都是大汉苗裔,同根同源,一家人啊。

现在可能还有人不同意,但刘华相信,坚持不懈,这么干上几十年,定能给高丽人重新树立三观,最终离不开大汉怀抱。

同时,把儒家思想搬过来,树立三纲五常观念,禁锢他们思想。

诸子百家全部罢黜,让他们聪明不起来,科技发展停滞,永远超不过大汉的脚步。

刘华还发展民生,让程昱的农署,优选良种,送往高句丽,发展农桑。

又组织沿海居民,打造舟船,勇于出海捕捞,发展渔业。

在高州大力种植人参、乌拉草,争取把这玩意干成白菜价。

短短半年多,高句丽民众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一切都规律起来,稳定下来,富裕起来。

这一系列举动,传到大汉,诸侯们也看不明白了。

一边责骂小贼太过无耻,把人家折腾成这样,无异于刨了人家祖坟。

一边感叹,小小的高句丽族何其有幸,能让卫将军如此用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