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仅仅是在发射飞船用的火箭上就有三个不同的运载火箭在举棋不定,N-1,UR-700,R-5,这三种火箭。
三种火箭来自多个设计局和多位行业大牛,在这样的局势下苏联的登月计划最终出现了30多个不同的方案,反观美国却早已定好了土星系列运载火箭。
实际上苏联压根就没有统一的航天管理机构,通用机械制造部、国防部、总设计师委员会、航天器中央管理局。
这个局那个部一大堆杂七杂八莫名其妙的部门全被糅杂在其中,这些部门各自为政从未统一形成一个力量。
在航天领头人物之间,个人恩怨还经常干扰计划的实施,比如科罗廖夫和456设计局的格鲁什科是死对头。
因为后者在大清洗的时候出卖了科罗廖夫,让这位航天专家差点被枪毙掉。
在这种内斗不断的局势下苏联的登月发射当然是厄运不断。
更重要的是苏联没有美国有钱,严格来说其实不是苏联的整体经济水平不如美国,而是苏联的国库没有美国那么充实。
在先期发展阶段,苏联为了避免因生活水平不足导致官员贪腐就启动了高福利养官的政策,也就是根据官员们的等级和头衔分配不同档次的房屋和配置。
最开始当局将莫尼尔贵族女子学院改造成了高官们的宿舍,该学院的建筑奢华到了极致,在全世界包括联盟内都是奢华且高质量的建筑。
整整六百多有权有势的高官居住在这个地方,为了让他们以及其子女能够享受高质量生活,政府为他们配备了专业的厨师、安保、侍从、老师、医生等工作人员,总人数超过一千。
这种特殊对待的方式让所有人都心生不满,咱苏联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怎么那些个高官能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普通的老百姓却只能住在没有独立卫生间的隔断房里呢?
看看太平洋对岸的美国,人家可是资本主义社会,你平时可没少黑人家资本主义的事,好的不说专挑坏的讲。
虽然人家也不是什么好鸟,但为啥你黑来黑去却黑到自己脑袋上然后装死人了。
至此,房屋的档次就成为了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贫富差距已经到了十分明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