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蓝田县公,以后他就是你的家!”
雨终是小了些,在一座简易的帐篷内,房遗爱跟当地的一个老汉打听了些情况。
从老汉的口中打听到,玉山位于秦岭北麓,一条辋水经玉山脚下流过。
其流域流经玉山脚下形成了辋川谷地带,辋水发源于秦岭北坡,自南向北流经蓝田县城附近,最终汇入灞河。
说到这老汉都是一脸的自豪,但是想到地龙翻身后,被迫改道的辋水,老汉不由落寞起来。
自他祖辈起,他的先人们就是吃这条河的水活着的,而现在这片地方也不是依山傍水的自然格局喽。
房遗爱站在帐篷内,望着原处,说实话这一片还是比较适合灾后重建的。
要不然搁后世,光拆迁恐怕就得不少钱,这全震没了,倒是很适合统一建筑风格。
贞观十年的这场地龙翻身,是刻在蓝田县人心中的血色印记。
雨可算是停了,但玉山顶的云气还是凝成团絮,青灰色的雾霭里透出硫磺般的土腥气,不时有乌鸦成群结队飞向某个地方。
这场浩劫来得比那年突厥的骑兵更猝不及防,当房遗爱看到八百多个流民挤在玉山脚下的时候,房遗爱的头皮还是发麻。
目前房遗爱占据了一座废弃的山神庙,建设玉山,赈济灾民就从这里开始。
如今庙墙倾颓,只剩半截泥塑的山神爷像,脸上被落石砸出个窟窿,独眼空洞地望着劫后的蓝田。
由于地龙翻身是午夜子时,有很多的难民们大多穿着单衣,入秋的山风吹得他们嘴唇发紫。
命大侥幸活着的妇人怀里的孩子饿得连哭声都细若游丝。
今天的粥较昨日稀了不少,但是粥中却有菜叶和肉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