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狙击1925 > 第377章 滨城,先生说的算!

第377章 滨城,先生说的算!(2 / 2)

街道上俄式面包房、咖啡馆与中式茶馆、当铺相邻,俄语、日语、汉语甚至犹太语在市集间交织。

中东铁路的通车让滨城成为东北亚的交通枢纽,货运列车日夜穿梭,松花江码头商船云集,大豆、木材等物资经此转运至海外,这里必然是日俄争夺东北资源的 “前沿阵地”。

中东铁路事件之后,苏联不仅恢复了铁路管理局的主导地位,还强化了在滨城的附属权益。

重新掌控铁路沿线的电报、电话系统,扩大对滨城至满洲里、绥芬河支线的运营权;

增强在 “铁路附属地”的行政影响力,恢复俄裔职员在铁路系统中的核心岗位,俄式管理模式全面回归;

苏俄驻滨城总领事馆权限扩大,对俄裔居民的管辖力度加强,形成 “国中之国” 式的特殊区域。

日本借势扩张。

中东铁路事件暴露了中国东北地方当局的军事短板,也让日本看到苏俄在东北的强势存在。

趁机以 “保护侨民”“稳定东北秩序” 为借口,加速向滨城渗透。

增加驻滨城领事馆的警力与特务机构,扩大对道外区等华人聚居区的监视;

通过投资矿业、商贸,逐步蚕食滨城的经济空间,与苏俄在铁路运输、松花江航运等领域展开竞争;

积极利用中苏矛盾拉拢部分地方势力。

在中苏大战的时候,日本抓住机会公开化驻军。

事件结束后,日本并未撤军,反而以 “滨城侨民数量激增、需长期保护” 为由,正式在滨城设立 “日本宪兵队滨城分队”。

隶属于关东军宪兵司令部,驻地靠近日本领事馆和南满铁路哈尔滨附属机构,成为公开的军事力量。

陈虎一路前行,街道上既有穿着西装、皮靴的俄国贵族后裔,也有身着和服的日本商人;

有闯关东来的山东、河北移民,他们靠拉人力车、做零工谋生,聚居在道外的棚户区;

还有犹太难民,他们在中央大街附近经营商铺、报社,形成独特的犹太社区。

街头上小贩叫卖着 “冻梨”“列巴” 的声音此起彼伏。

滨城唯一不变的,是每个中国人脸上那层化不开的屈辱,眼底翻涌的不甘,还有那死死攥着拳头也藏不住的慌乱 —— 像被狂风按在地上的草,连挣扎都带着颤音。

“八嘎!”

一声暴喝像鞭子抽在空气里,穿黑色西装的日本人猛地揪住街边摆摊人的衣领,西装袖口的金表在灰蒙蒙的天光下闪着冷光,

“你这列巴是狗屎做的!支那人也会做面包?撒谎!”

被攥住的中国人个子不高,洗得发白的短褂被扯得变形,脸憋得通红,脖子上青筋跳着,却只能压低声音辩解:

“客人…… 我只是帮工,老板、师傅都是俄国人,真的……”

“俄国人?”

日本人突然松开手,又狠狠一巴掌扇在他脸上,

最新小说: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大周第一婿 铠甲勇士之我是影霸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晚唐:开局一条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斩神:开局假扮红缨,调戏林七夜 远古赛亚人:在诸天万界战斗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