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
“太棒了!”
“让这些蛮人尝尝帝国的怒火!”
“真主保佑!”
听完艾哈迈德的布局,文武群臣顿觉精神振奋!仿佛看到了帝国铁蹄将对面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景象。
商议一定,奥斯曼帝国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扩军,这次他们的军队扩张到了惊人的四十万规模,史无前例!
穆罕默德四世从来没感觉过帝国是如此的强盛!
整个帝国开始狂造兵甲和火器,由于朱辰钰的穿越,加速了整个世界的火器升级,奥斯曼帝国从荷兰人那里学到了燧发枪的技术,尽管相比大明火枪要差的多,但杀伤力也不容小觑!
奥斯曼帝国是现在地中海——黑海沿岸最强大的帝国,比沙俄都要强,自然有足够的国力支撑其军力。哈萨克汗国根本没法跟他比,明军固然强大,也不敢贸然攻击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派人加强了里海北端重要的军事要塞——阿斯特拉罕城。
阿斯特拉罕本是沙皇俄国占据的城池,该城池坐落于里海沿岸,伏尔加河流入里海的入海口,地势低洼,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可以说是沙俄的鱼米之乡。
这一片区域是里海北岸洼地,从东向西,从北到南,地势依次降低。
之所以明军没有从里海南侧去入侵奥斯曼帝国,一是因为哈萨克汗国南侧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和戈壁,而且那里还有一段崎岖难走的山地。
二是因为,克里米亚过去就是乌克兰,显然从北线切入更符合女皇的战略目标。
至于这边的领土本来是沙俄帝国的,朱辰钰才不管他死活,能多占就多占,为什么要对沙俄客气?我占了就是我的!
还有一个原因,沙俄帝国的军队就在北边,早就开工建设的大明通信基站也密集分布于北线。
这些通信基站是沙俄帝国协助大明建设的,期间沙皇还表达了要引进无线通信技术的意愿,朱辰钰说好啊!拿你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当然还不叫这个名字,毕竟彼得大帝还没出生)等等等等大城市来换!
沙皇当时就不言语了!
奥斯曼帝国很快探知了明军动向,集结二十万兵力,沿着里海西岸,从阿斯特拉罕出发,向南,布置了三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