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鲁王世子朱宏侠非常刻苦,朱媛也心软了,约定等过一段时间,考察考察他之后再决定收不收他为徒。
朱宏侠满心欢喜,告诫自己要好好表现,一定要争取拜下这个师父。
既然没有内力可用,那就先把套路练起来。朱宏侠很努力,受尽苦难的他懂得珍惜,不像那些在蜜糖罐子里泡大的公子王孙,乖巧懂事的让人心疼!
师徒感情日渐加深。
转眼间,这一个月就过去了。驻扎在杭城的五万土司兵经过了再次的整编,按照自愿原则转变成了卫所兵,不愿种地的一部分转为常备军,一部分遣散回老家。
杭城富庶,大部分士兵已经乐不思蜀,与其回家累死累活不如在江南种地。
卫所兵的兵器,铠甲都会被收走,统一入库保管。除非有战事征调,否则不允许离开军籍所在地,直到超龄退伍。
兵部送来了大批的铠甲和兵器,大量消耗的爆炸箭,火箭,连臂弩都得到了及时补充。这一次准备的很充分。
而且一件神器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新式火炮!兵部开工制造的第一批神威大炮新鲜出炉,尽管只有18门,但是这火炮的威力十分巨大。
神威大炮采用钢制炮架,定装发射药桶,延迟开花弹,后装式线膛炮身。
射程远,爆炸威力强,落点精度高,自带观瞄装置。还有螺旋式角度调整配件。
这都是基于朱媛的创意,虽然朱媛啥都不懂,但穿越以前多少听说过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而且亲眼见过现代火炮的影像。
先来个照猫画虎,慢慢研究提高就行。
炼铁工艺因为有朱媛的理论指导得到了更大的进步,至少工匠们理解了合金的概念。并且认识到了钢铁实际上是一种合金。
无论哪个领域,总会有出类拔萃的人物,炼钢大师也是有的,这些大师们极其疯狂,不眠不休,夜以继日的试验各种材料配比对钢的影响。最终是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钢铁材料。
然后加以筛选,对比,得出最佳方案。于是有了不炸膛的炮身专用钢。不仅仅大大延长了炮身寿命,还提高了射速。
有炼钢专家就有火炮专家,在明白了火炮原理之后,有意识的加强了火炮设计。匆忙间装备的18门神威大炮也只是初代产品。
而二代,三代火炮都在预研中。各类独特的火炮配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瞄准器,角度调整装置,后坐力缓冲器,水冷装置等等。都在不断的摸索试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