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老师失业,被换下场。
拜仁场上阵型,随即因为这个换人而发生改变。
孔滕托上场后,大声招呼队友进行站位调整。
他自己站在了博阿滕右侧。
同时招呼前场球员做出变化,尽可能向后撤,收缩阵型。
作为拜仁青训出身的年轻球员。
22岁的孔滕托,能够踢右边后卫、右后卫。
虽然在实力上,目前还是非常有限的。
可好歹是专业的后卫出身。
速度快,脚下有点活。
他上场后,拜仁改踢五后卫。
博阿滕居中,由他支援阿拉巴和寂寞哥,协防林洛和沙奇里。
而克罗斯离场后,拜仁中场只剩下施魏因斯泰格和季莫什丘克。
从4-3-3,变阵成为5-2-3。
如此重要的比赛,海因克斯肯定不会盲目变阵。
为了限制住林洛,最近拜仁一直在演练三中卫体系!
只不过,最理想的三中卫人选,应该是博阿滕领衔,普拉尼奇、丹特分居左右。
丹特前阵子受重伤。
最近刚刚回归,还没有参加球队的合练。
这一次,压根就没有被选入大名单。
普拉尼奇的妻子临近分娩,向宽仁的海公公请了假。
这一次,也没有随队前来沃尔夫斯堡。
如此关键的时刻,老帅海因克斯也只能孤注一掷,祭出三中卫、五后卫的踢法。
这种阵型。
在防守时,后场同时拥有七名防守球员。
在进攻时,拉姆、阿拉巴都可以大幅度插上,参与进攻。
这样一来,也不至于进攻乏力。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套战术已经无限接近3-4-3的踢法。
只不过,后世3-4-3阵型中,两个边后卫很少会直接插上助攻。
一般,他们都会斜插上,增加中后场的人员厚度。
踢法上,更接近于边后腰!
有时候,3-4-3会变成3-3-1-3。
比赛继续。
五分钟匆匆去也,林洛摸清了拜仁变阵后的踢法。
很简单,却也有点棘手。
简单的是,这踢法就是低位防守的5-2-3踢法。
靠提升大禁区内的人员密度,来增强防守。
一个孔滕托,还无法直接限制住自己。
可当他跟阿拉巴、寂寞哥三人联手时,林洛和沙奇里还真就被限制了。
没办法。
两人彼此配合时,二对二时,还能靠跑位撕扯拜仁的后防线,拉出空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