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沉默,手不自觉敲击着扶手,“哒、哒、哒”的声音于纯白空间内回荡。
这并非真实,而是对方预想的未来。
就像鸢与她一样,道德所对应的,便是尤夏。
作为起步的基石,也会对之后的发展进行微调。
林夕与尤夏的相遇并非偶然,尤夏被错认为预言之子也不是偶然。
只是被精心设计的桥段——光点内的信息这么告知林夕。
目的便是之前所说的,概念靠拢,因果纠缠。
从这个角度思考,也可能是因为认为全押注在她身上并不保险,故而培养了尤夏。
眼前二人似乎一开始便不相信预言之子,所以才想方设法,寻找并实施着取代预言之子的方法。
得出的结论,便是将预言之子的概念一分为三。
撕裂,取代,偷梁换柱。
一般来讲,这种事情是根本做不到的。
但既然是布局这么久的事情,那么自然并不一般。
在两人于万界中巡游的努力下,也找到了对应的方式。
和预言之子的因果越深,概念越接近,成功的可能性便越大。
林夕与预言之子的因果极深,而尤夏则是量身打造的预言之子剧本。
一者以因果入手,一者以替代入手。
她们都有可能将那崇高的概念撕裂部分,与真正的预言之子分庭抗礼。
甚至引用过去,现在,未来的概念,将看似同等的概念矮化,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削弱所谓「黑化的预言之子」。
为此,鸢选中了林夕,而道德选中了尤夏。
画面中的内容,是尚未发生之事,也是「他们所期望的未来」。
只是——
林夕敲击着扶手。
如果说那所谓的预言之子是无面人的话。
她想到。
好像......还够不上如此规格的待遇。
并非刻意贬低,只是对自己的实力有着一定的认知。
那家伙作为最终的boss,对于尤夏来说确实够格。
但如果对标的对象换成林夕自己......
印象中,那个无面人实力虽然还不错,但也就仅仅还不错。
或许是还没成长起来的缘故?
换个角度来想,她三番两次都没能成功杀死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