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宇以建筑和山脉布置灵阵的手法,让赵明德叹为观止,深受启发。
眼见得自己亲自施工兴建的建筑,布成灵阵之后,阵法运转之间,灵气已经大部分聚集在几座建筑之内,山间只浮起一层灵气薄雾。
赵明德顿时为其中隐藏的将灵阵化入建筑的道理而着迷,深感获益匪浅。
然而,赵明德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整个小有清虚洞府的点睛之笔,恰恰在“小有清虚洞府”这个名字,和山门上悬挂的匾额上。
洞府自古便是指道士、隐士的居所,亦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道教中便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这些洞天福地传说便是仙人洞府。
所以大官山山顶敕封给陈安宇之后,他就决意将这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修行之地称为洞府。
当然现在的小有清虚洞府已经不止是山顶这一块地方了,山腰以上俱皆是灵阵笼罩范围。
而自从点破蛇女白蜃不可姓应之后,陈安宇对于“名”与气运的关系就有了更深的领悟。
至于为何取“小有清虚”之名,一则这终究是清虚宗在地星上的第一个道场,名字自然要与清虚有关,待到清虚宗举宗搬迁至地星之时,更容易气运牵连,相辅相成。
二则是传说中天下第一洞天便是叫“小有清虚洞天”,虽然古时这处洞天位于王屋山,但清虚宗早有记载,洞天隐匿于灵界之时,位置飘忽不定。
经历一次灵潮起落之后,若没有特殊布置,洞天重新出现的位置常常与上一次修仙盛世之时大不相同。
陈安宇现在给自己的道场取这个名字,便是想借助名与气运之间的关系,让这处洞天在大官山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