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48章 诚守丧

第148章 诚守丧(1 / 2)

公元1187年九月,八十一岁的赵构身染重病,赵眘几次到德寿宫探病。十月初一日,赵构康复,赵眘很高兴,大赦天下,熟料,赵构这是回光返照,三天后又不行了,赵眘听闻,罢朝到德寿宫侍疾,初八日,赵构驾崩。

赵构主动退位,悠哉悠哉地享受了二十六年太上皇的滋味,既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赵构驾崩前,遗诏太上吴皇后改称“皇太后”。

赵眘对赵构的死,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悲痛,他对宰相王淮道:“朕不打算“用月换年”的古制(即守丧三年换成守丧三月),而要效仿晋武帝、魏孝文帝,确实施行三年守丧制度,这不会妨碍听政,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很详细。”

王淮等很吃惊,回奏道:“《通鉴》所载,晋武帝虽然有这个意向,但是后来只在宫内穿‘深衣’,戴‘练冠’而已。”

赵眘说道:“当时群臣不知顺承晋武帝的美意,因此遭司马光讥讽。这事从我做起,也未尝不可啊!”赵眘开始守丧的同时下诏,让礼官讨论此类仪式制度上报朝廷。十八日,群臣五次上表,请赵眘御正殿垂拱殿听政,赵眘手批,等一个月后再说。

十一月初二日,赵构的“大祥”祭礼之后,赵眘开始头戴白布纱帽,身穿白布袍,腰扎黑皮带上延和殿听政。到德寿宫则改穿麻衣丧服,手持丧杖。同日,赵眘下诏,让皇太子赵惇参决政务。但凡皇帝让太子参与处理政事,都是交权的前奏。因此赵惇的道德老师左谕德尤袤对赵惇道:“储君之位,仅限于侍膳、问安,不宜处置外事。有时太子抚军、监国,从汉以来,也只是权宜之计。事权不一,是朝廷大忌,请殿下上表恳辞!”

第二天,赵惇三辞参决政务,赵眘不许!初四日,赵眘率文武百官到德寿宫举行禫祭(解除丧服的祭礼),之后,百官脱下丧服。初七日,群臣又三次上表,请赵眘到垂拱殿听政,赵眘却又推辞说,等祔庙(将已故皇帝神主牌位安放在太庙)后再说。也就是说,群臣都脱了丧服,唯有赵眘,依然戴着白帽、穿着白布袍,系着黑皮带,继续以服丧的形式处理国事。

公元1188年正月初一日,赵眘到德寿宫向赵构的灵座行礼。皇太子赵惇推辞多次处理政务,未获赵眘批准,正月初二日,正式开始到议事堂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三月,赵构安葬于永思陵,用尤袤的提议,上赵构庙号“高宗”,用翰林学士洪迈建议,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俊配飨高宗庙廷,这是文臣武将死后的最高荣誉。

四月,高宗神主祔于太庙。此前,赵眘答应群臣,神主祔庙,再考虑御正殿听政,如今高宗神主已经祔庙,赵眘未等群臣开口,却先行下诏道:“朕以前下过诏书,说要服丧三年,群臣多次上表请求御正殿、换丧服。为不耽误政事,朕因此穿布衣在内殿处理政事。虽然答应过祔庙后勉从群臣所请,然而考究典礼,朕还是于心不安,三年服丧,实为古制。群臣应该体谅朕的用意,不要再规劝了!”

最新小说: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某嘴遁的精灵训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