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命步军按兵不动,自己率三千骑兵趋确山。至确山,王宣分骑兵为三阵,金军骑兵乘宋军立足未稳,直接冲阵。王宣命宋军用背刀反攻,三阵并列而进。
右军副将汲靖极有勇力,王宣命他率队反冲锋。汲靖请求给他一百骑兵,王宣拨了两百给他。出发前,汲靖在马上狂叫:“今日为陛下死战,若不破贼,誓不生还!”左右闻言,都热血沸腾。汲靖说完,当先一马,冲入敌阵,两百骑兵紧随其后。势如涛涌,所向披靡,如此杀进杀出三趟,仅有两位宋军阵亡,其他军骑也奋勇百倍,金军不敌,大败而逃。
起初,“蔡州、襄阳路”统帅吴拱,因蔡州孤城,难以守御,故命赵撙回撤,赵撙一直以金军近在咫尺,如贸然撤军,金军追击,势必伤亡惨重。如今“确山之战”胜利,赵撙才召集诸将,于当晚从蔡州撤回至德安,王宣也回撤至襄阳府。
三月,“安徽、淮阴路”金军回撤,路过淮宁府(河南淮阳),将其攻陷,知淮宁府陈亨祖、统领戴规战死。四月,另一路回撤金军围海州。朝廷诏令张子盖驰援海州。张子盖从京口整军渡江,直趋涟水军,选便道奔赴海州。
五月十三日,率军赶至石湫堰,金军以万余骑设阵河东,阻击宋朝援军。张子盖道:“敌众我寡,利在速战,不能让敌军获知我军虚实!”
张子盖说完,身先士卒,率数千精骑向金军发起冲锋,复州防御使王友直、统制张玘都力战,张玘脑中流箭而亡。这时魏胜率兵从海州杀出接应,张、魏二人两面夹击,金军阵脚大乱,近半溺死于石湫河。宋军乘势追击数十里,金军大败,海州之围得以解除。
“海州解围之战”被列入“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第十三功。
从赵构即位到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共计三十六年,十三处战功中,竟有八处是在公元1161年十月至第二年五月不到一年之间发生的,而且有四处战功的指挥者(第八功邵宏渊—胥浦桥之战;第十功赵撙—蔡州之战;第十一功吴拱—茨湖之战;第十二功王宣—确山之战),《宋史》竟然没有为他们立传,可能,《宋史》编撰者亦认为,这些所谓的战功,有些确实不过尔尔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