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私设公堂,向张宪严刑逼供,毫无结果之下,将张宪移交大理寺。大理寺奉秦桧命,决定逮捕岳飞父子,以证实张宪谋反。
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投入大理寺狱中,此前岳云也已下狱。秦桧命御史中丞何铸、大理寺卿周三畏审讯。面对何铸等人的审讯,岳飞很坦然,并袒露出背上刺字“尽忠报国”四大字给何铸看,何铸见此,为之动容。何铸查得岳案冤情,如实禀告朝廷,说岳飞是无辜、冤枉的!秦桧却很不高兴地道:“这是上(赵构)意也!”
秦桧改命万俟卨主审,万俟卨将王俊的诬告状等摆在岳飞面前,喝问道:“国家有何亏负,你们三人却要造反?”
岳飞义正言辞地回答道:“我岳飞对天盟誓,无负于国家。你们既掌正法,且不可陷害忠臣。否则,我就是到了阴曹地府,也要和你誓不干休!”
万俟卨又道:“你既然不反,记得有天游天竺,你在墙壁上题诗‘寒门何载富贵’么? ”
一起审讯的人立即附和道:“既出此题,岂不是要反么! ”
岳飞悲愤难当:“我这才知道,落入秦桧国贼之手,我忠心为国,付之东流!”此后便不再抗辩,任凭狱卒拷打。万俟卨等用尽手段,岳飞也宁死不自诬,乃至以绝食抗争,经其子岳雷照顾,才勉强支撑下来。这个审问过程,是《三朝北盟会编》的记载。
而《宋史.岳飞传》记载,万俟卨主审时,污蔑岳飞给张宪写信,要张宪虚报边关预警,以期惊动朝廷;岳云给张宪写信,要他设法让岳飞回去掌兵,因毫无证据,就说书信都被张宪焚毁了。审了两个月,没有进展。万俟卨就拿岳飞“不救淮西”说事,逼孙革等人证明岳飞受诏后逗留不救,命元龟年取“行军日记”佐证,终于附会成冤狱。
《宋史.秦桧传》则记载,万俟卨等人污蔑岳飞曾自己说过“己与太祖皆三十建节”,指斥乘舆(骂皇帝),受诏“不救淮西”。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三处记载所谓“岳飞的罪名”,都大不相同,为什么会不相同?因为无中生有啊!可见,岳飞何罪之有?
十一月初七日,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但岳飞始终未能被释放。
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与万俟卨竭力争议,认为岳飞无罪,均遭罢官处分。宗正卿赵士?以全家百口担保岳飞无罪,也遭万俟卨弹劾而革职并逐出临安。文士智浃、布衣刘允升、范澄之等也分别上书为岳飞申冤,但都受到株连,刘允升被下大理寺处死,智浃、范澄之后来都死于流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