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29章 劝反正

第29章 劝反正(1 / 2)

再说平江府的张浚,将兴兵勤王事宜布置完毕后,又想到派遣辩士持书信先劝说苗傅、刘正彦,张浚的想法是:纵然不能让苗刘两人回心转意反正,也能暂时拖住他们,使他们没有其他过激行动。但完成这样的任务,使者不仅需要具备口才,更须具备胆量。

张浚挑来挑去没有中意人选,幕僚冯轓,是遂宁进士,素负气节,听说这事后,慷慨地向张浚毛遂自荐,并且道:“事成将获得名声,事不成不过一死罢了!”

做一件事,如果抱有赴死的决心,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冯轓出发前,节制司参议官辛道宗、提点刑狱赵哲对张浚道:“苗傅每事取决于王钧甫、马柔吉。苗傅一贯缺乏心机,而刘正彦轻疏,听说张公以前认识王钧甫,何不写信离间二人,然后慢慢做其他谋划。”

张浚认为两人说得有道理,立即写了信函。

三月十五日,冯轓到杭州,先将张浚书信递给苗傅、刘正彦,张浚书信道:“太后垂帘,皇帝嗣位,固然天下所愿。以前顾虑宦官无知,干扰政事,如今悉数清除了这些无法无天的人,真是大快人心!唯有睿圣皇帝(指赵构)退位这件事,如不力请复辟,中兴大业,难以实现。二公忠义卓着,有如白日,若不肩负此事,人们会怎么议论?我愚昧无知,但誓和二公同生死。”

张浚在信里给苗、刘戴了高帽,说太后垂帘正确,杀宦官痛快,并希望赵构复辟,苗刘虽未当场同意,但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苗、刘的部分担心,为以后苗刘同意赵构复辟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苗、刘两人看完信后,默然无语。

冯轓进而从容道:“我为国事而来,今日之事,说开了就会触怒两位将军,立即死于将军面前;我如果不说,以后事故愈演愈烈,也会死于乱兵之中。与其坐而等死,不如痛快说清楚而死,也让两位将军知晓我冯轓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自古宦官乱政,根株相连,始终难以彻底铲除。诛杀宦官反受其祸,惨痛的教训太多了!东汉末年的故事,可以说历历在目啊。两位将军一举为国家扫除了数十年的后患,天下蒙福甚大。可圣上春秋鼎盛,天下人谁听说他有过错,岂可突然传位给襁褓中的皇子!而且前日之事,名为传位,其实是废立皇帝。自古废立皇帝都在朝廷,不由军队实施,两位将军本有为国为民之心,岂可以因为这件事遭受天下唾骂?”

冯轓义正言辞的一番话,让苗傅、刘正彦哑口无言,苗傅恼羞成怒,按剑瞪着冯轓道:“金人之意在建炎皇帝(指赵构)。今主上(指赵构儿子赵旉)即位,太后垂帘,国家恢复太平,天下都认为正确。像张侍郎曾在皇帝身边侍从,有什么事而敢持反对意见呢?”

冯轓道:“太后深居九重宫内,怎能领兵与金人作战?此事天下自有公议,太尉请孰思。”

苗傅更加发怒。刘正彦见冯轓脸色不变,辞色不屈,暗暗佩服,忙和王钧甫、马柔吉上前规劝苗傅息怒。

刘正彦转头对冯轓道:“张侍郎想建炎皇帝复辟,此事当然好,但需要他来杭州当面商议啊!。”

刘正彦的口气比苗傅谦逊得多,可能,经过几天的变故,内心已是追悔莫及吧!第二天,苗、刘派遣宣义郎赵休与冯轓一起回平江,回复张浚书信,约张浚到杭州共同商议。

冯轓回平江府之前,又找了王钧甫,马柔吉,将张浚书信交于他们,在信中,张浚对他们道:“张浚与二公最友好,闻苗太尉、刘太尉很信任二公,每有大事,都和二公商议而行。但是今天的事责任在二公。杭州事传出后,我一直惊疑。后来证实苗太尉、刘太尉忠于宗庙社稷,然此事不'反正',终恐难以解除天下后世的疑惑。”

最新小说: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 红楼之庶子风流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大舜西游记 柯南:刚穿越怎么就成别人妻子了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穿成民国女配:我开启传奇人生 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