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才能有,忠心更有,但气量小了一些。李纲的这番话及辞职的请求,其实就是要挟赵构,逼赵构处罚颜岐。这和他以前对赵桓说自己官位轻,不能领兵作战,逼赵桓升他为尚书右丞,和其相似?而且,还没有上任,就树立了坚强的政敌,这是大忌。
果然,赵构为了挽留李纲,将颜岐贬为宫观使,范宗尹出知舒州(安徽潜山)。李纲还是要辞职,这也可以理解,总不至于,皇帝被迫就范,你就欣欣然上任啊,还得“做做样子”。
赵构当然懂得这个道理,最后勉励李纲道:“朕知爱卿忠义智勇已经很久了,为使敌国畏服,四方安宁,因此非爱卿做宰相不可,爱卿就不要再推辞了!”
到了这份上,按道理,李纲知道该收场了,可李纲跪拜谢恩后,从怀里摸出写好的奏章,这是早已准备好的功课了,朗声道:“以前唐明皇打算任姚崇为宰相,姚崇提出了十件事,都是切中当时的弊病。如今臣也有十事启奏,陛下考虑可行的事项,恩赐施行,臣才敢接受宰相任命!”
赵构一听,头皮发麻,心里想,你李纲事儿可真不少,早知如此,还真不应该给你干!但赵构知道,此时不是发脾气之时,只得按下怒气,接下奏章,答应李纲,回去细看。
李纲的“十议”包括:国是、巡幸、赦令、僭逆、伪命、议战、议守、本政、久任、修德。当晚,赵构召黄潜善、汪伯彦、吕好问等讨论李纲的“十议”,大家觉得,除了“僭逆”、“伪命”两条外,其他都可以施行。
第二天,赵构让李纲正式列班上朝议政,并下诏让中书省遵守执行李纲“十议”中的八议,退朝后,李纲单独留下了上奏赵构道:“张邦昌僭逆及接受伪命的官员该定罪两件事,都是当务之急的大政,应该早点施行!”
赵构道:“执政大臣中,对这两条有不同意见,等一等以后商量吧!”
李纲坚持道:“臣请求和持不同意见的执政大臣当庭辩论!”赵构无法,只好将黄潜善、汪伯彦、吕好问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