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82章 哲宗立

第82章 哲宗立(1 / 2)

公元1085年三月初五日,十岁的皇太子赵煦即皇帝位,是为哲宗。这是大宋的第七位皇帝。

哲宗赵煦是神宗赵顼的第六个儿子。原名赵佣,立为皇太子后改名为赵煦。为什么改名?这是个常识问题,实际就是为了避讳。“佣”字是佣的繁体字,赵佣做了皇帝,“佣”字在民间就不能用了,所以改为“煦”,相对而言,佣(佣)字使用更为普遍。

如果读者细心,可以发现另外一个问题。“煦”(音序)没有避神宗赵顼名字中“顼”(音须)字的讳啊!其实,“顼”字在北宋时期并不读“序”,而是读为“玉”,和“煦”字读音并不相同。

神宗共生育了十四个儿子,依次为赵佾、赵仅、赵俊、赵伸、赵僴、赵佣、赵价、赵倜、赵佖、赵伟、赵佶、赵俣、赵似、赵偲。

赵佾、赵仅、赵伸、赵伟四人薨逝时连名字也没有、现有的名字是后来宋微宗追赐的。另外赵俊、赵僴、赵倜、赵价四人虽然取了名字,但也是幼年夭折。到公元1085年,老六赵佣成了老大,皇后向氏又没有生儿子,所以赵煦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帝。

赵煦生于公元1076年十二月七日(阳历为公元1077年1月4日),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赵煦出生时,红光照室,此后他居住的宫内经常有红光,立为太子后,光红似火,耀眼夺目。

唉!作为皇帝,如果没有一点瑞兆写在史书上,不光皇帝忒没面子,史学家可能都不好意思下笔吧?

三月初七日,尊皇太后高氏为太皇太后(因其死后谥号为'宣仁圣烈'后世也称她为'宣仁皇后'、或'宣仁太后'),皇后向氏为皇太后,德妃朱氏为皇太妃(也就是后来的钦成皇后)。

神宗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皇后向氏垂帘听政?而是请自己母亲高氏作为太皇太后听政?很明显,向氏虽然是皇后,但不是皇帝赵煦的亲生母亲,而赵煦的亲生母亲朱氏健在,虽然没有皇后封号,可毕竟是皇帝的母亲,如果朱氏不安分,有皇帝这块金字招牌,向氏很难和朱氏抗衡,从而造成政局动荡。因此让哲宗的祖母高氏听政,反而没有掣肘,可以保证政权的稳定。

随后,朝廷任命首相王珪为神宗山陵使。三月二十一日,因为大臣的多次请求,赵煦和太皇太后高氏开始一同听政。

二十六日,朝廷下诏,赐皇叔赵颢、赵頵“参拜不名”的政治待遇。命中外避讳太皇太后父亲高遵甫的讳名。二十七日,宰相王珪进封岐国公,赵颢进封杨王,赵頵进封荆王;皇弟赵佶为遂宁郡王,赵佖为大宁郡王,赵俣为咸宁郡王,赵似为普宁郡王;太师、潞国公文彦博为司徒,济阳郡王曹佾为太保,特进王安石为司空。这些都是新皇帝登基后的“规定动作”了。

最新小说: 十国风华 奋斗在嘉靖年间 明1914 龙族:总有小母龙对我图谋不轨 铠甲勇士之究极帝皇 斩神:原魔代理,开局解锁执行官 一人之下:天师府出了个道剑仙? 七零空间俏知青 武布中华 盗墓:死遁后被关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