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城池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蒙古人留下来监督。正常情况下,一小队只有几十人的蒙古士兵,就能够管理一个拥有几千兵马的汉奸队伍。
即使是现在,蒙古人面临着全面撤退的风险,而且那些地方上负责监督的蒙古人,基本上都看不见了,此前投靠蒙古人的汉奸走狗们,依然还在执行着蒙古人制定的那套方案。
这些人手中所掌握的力量,也比之前大幅增加了许多。
有前车之鉴可以参考,在蒙古人收缩军事力量的时候,连南方朝廷那些地方势力都能够轻易的攻破这些城池。
这绝对是一个危机信号,一旦再次遇到那种情况,指望他们手中原先掌握的那些人马,欺负一下地方上的百姓还可以,要让他们真正的上战场,那还真是难为了他们。
正常情况下,那些为蒙古人办事的南方朝廷汉奸走狗们,也就是手中掌握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而且这些人还都是原先的家丁护院一类的,就算是有少数的武者,但是战斗力也强不到哪里去。
在面对外来军队的进攻时,就算是占据了守城的地利之势,也无法守住城池。
南方朝廷的那些地方势力,和那些投靠蒙古人的汉奸,原来都是属于同一个阵营,甚至双方之间彼此还是非常了解。
现在成了敌对的关系,一旦交上手都是往死里打。
南方朝廷的那些地方势力,在这些年也是拼命的扩展自己手中的军队。
特别是从蒙古人南下前后的这段时间,地方上的那些豪门贵族,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出现了极大的膨胀。
这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因为朝廷对于地方上的管控越来越松。
再加上朝廷的精力和储存的物资,使得官方无法继续大规模的扩充军队。而这些地方上的豪门贵族,手中有钱有粮,与其让他们在私下里偷偷摸摸的搞私人武装。不如给予一定的政策,让他们将武装力量放到明面上来。
这样朝廷既可以对地方上的武装势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能够在关键时,刻抽掉这些地方上的武装力量。
之前在扩充新军的时候,朝廷不就是狠狠的从地方上薅了一波羊毛。
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于民间的原因,在蒙古人南下入侵之前,北方大地上就爆发出好几波的流民潮。甚至是在南方,也有少数地区同样出现了流民。
这些流民无家可归,对南方的冲击很大。
当时冷锋可是收容了不少的流民,在临江城周围树立了巨大的影响和良好的口碑。
杨家为了针对冷锋,还特意上书朝廷。表面上是为朝廷出言献策排忧解难,实际上是想要坑冷锋一把。
但是却没有想到,冷锋将计就计,抓住这波机会打造出来了第一支军团,而且也将临江城的人口扩展到了一个极其夸张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