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悠然地道:“先祖所言确有其理,但这桩事体,我辈不得不行。即便此刻我们不做,将来总会有一代修真王朝崛起,替我们完成此事。”
朱允熥直言不讳,与祖父之间无需过多客套。“祖父,您说的是,倘若我大明仙朝不尽早推行此举,未来怕是难以永续,甚至有可能被邪魔外道颠覆。届时,定会有另一个修真朝代成功实施此事。”
朱允熥坚定地点点头,接着道:“的确如此,任何事情的发生皆有因果。土地兼并的政策延续至今,其潜在的危害早已暴露无遗。
昔日唐宗圣祖李世民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年吾朱氏一族荡平妖孽,开创新天,便是欲打破旧制,犹如水承载船只一般,百姓愿助我们成就霸业。但若我们成为舟而不惠泽于民,无法保障百姓温饱,终有一日,这水将反噬,覆灭我们。
故此,我认为解决此事刻不容缓,否则随着时间推移,那些如寄生虫般的修道世家和大地主阶层,将会与我大明皇权交织共生,形成错综复杂的盘根关系。届时,这一阶层便难以撼动,反而愈发嚣张地欺压底层修者,一旦底层的愤懑爆发出来,其后果必将由皇家承受,由朝廷背负,最终所有的代价都将由朝廷一力承担。
而对于那些修道世家和大地主阶层而言,几乎不受任何影响。所以此事必须毅然决然地去做,才能稳固我大明仙朝的根本。”
朱允熥一番鞭辟入里的剖析,使得朱元璋陷入深思。他知道历朝历代不少英主都想对修道世家和大地主阶层动手,但结果往往是失败告终。因此他心中对于是否应该冒险尝试尚存疑虑。
见状,朱允熥劝慰道:“皇祖父若信得过孙儿,便请将此事交由孙儿去处置,孙儿有信心妥善解决此事。只要此事办妥,我大明仙朝的根基必将更加巩固。”
朱元璋听罢,不禁疑惑问道:“允熥,你说的大明根基究竟是何物?”
朱允熥毫不犹豫地回答:“自然是百姓,是亿万黎民百姓。这世间以贵族、修道世家、大地主构建起来的基石,仅是基于利益的结合,那非根基所在,至多只是一群蛀蚀国家肌理的蠹虫罢了。”
若将此等人视为大明的修炼之基,他们只会蛀蚀大明的道基。待时日一长,大明的道基必然在其贪婪侵蚀下,碎裂得破碎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