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八仙”时不时的会吹打一番,小轿车里施展不开,“八仙”的乐器上都缠上了红布,唢呐上缠的红布最多。
众人吃早饭后,就开始出发,舒星的车由舒安开在最前面领路。
舒安、舒玲、舒勇、舒霞、舒萍她们都去,舒星则只能在家里等。
舒安开的车后备箱里装满了鞭炮,到孔家时好好燃放一番。
舒星家里也开始来吃酒随礼的人,记人情礼薄的是写对子的老先生,用毛笔写小楷记录,收钱的则是舒星的二叔。
以前男方到女方去接亲,女方会派能说会唱的人拦门,此时双方就要即兴对山歌,对不上的人就要大碗喝酒,这叫拦门酒。
后来会唱即兴山歌的人越来越少,就改成唱流行歌曲,只要是歌就行。
再后来拦门酒也几乎不搞了,不对山歌,失去了味道。
礼官这次去,就由他代替舒星在孔家堂屋的神龛上点香敬孔家先人。
车队到了小溪村外依次停好,礼官和“八仙”在前,唢呐先响。
后面的人则抬着早上刚杀的猪和几十斤苞谷烧往孔家走去,舒安和舒勇在后面放鞭炮。
到了孔家天坪里,鞭炮都还没放完,又放了一阵才放完,帮忙的人都坐在长板凳上休息和喝大碗茶。
舒玲、舒霞、舒萍早已跑到孔宁萱身边玩去了。
男方来抬嫁奁的是要在女方这边吃一餐饭的,吃饭后才会抬嫁奁。
要抬的嫁奁都摆在孔家的阶沿上,新家具、新铺盖和一些生活用品如高压锅、热水瓶、圆盆(烤火用的)、彩色电视机、DVD等,这些物品上都贴有红双喜。
很快,女方这边开始往大桌子上上菜了,礼官就招呼众人开吃。
吃完后,众人就开始搬嫁奁,实木家具都搬上大货车,用绳子绑好。
绳子和家具接触的地方用早已准备好的纸壳子垫好,以免蹭掉漆,和车厢接触处则用泡沫板挡住垫好。
新铺盖则都放在中巴车靠后的座位上,前面有“八仙”和礼官坐。
还有些小物件,则装在一些小汽车的后备箱里,易碎的抱在坐车人的手里。
舒安则拿着一张嫁奁的清单,等到家后,会照着清单点一遍,有忘记拿下车的也不要紧,舒星神识一扫就会知道。
舒星这边有大亲戚来了就会放鞭炮,这时舒星也会拿一封鞭炮去放,这叫接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