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京中来了消息?”狄仁杰缓缓起身,眉宇间掠过一丝思索。
“十有八九。”荀彧也站起身,神色恢复了平日的从容,“怀英兄且去处理,我在此静候佳音。若有任何需要,随时差人告知。”
“有劳文若兄。”狄仁杰拱了拱手,不再耽搁,随着前来传话的仆役快步离去。
州牧府的书房内,与别驾府的清雅闲适不同,此刻弥漫着一股沉甸甸的压抑。韩明远并未安坐,而是在灯影下负手踱步,他平日里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鬓角,此刻竟有几缕散乱,显露出内心的不平静。见到狄仁杰进来,他立刻挥退了所有侍立在侧的下人,并亲自上前,将书房厚重的楠木门紧紧关闭。
“狄大人,你来了。”韩明远转过身,指了指书案上一个上了铜锁的描金漆盒,“陛下……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亲笔密旨。”
狄仁杰的心也随之提了起来。他走到书案前,韩明远已从腰间取出一把小巧的钥匙,打开了漆盒,从中取出一份用明黄色绫锦包裹的卷轴,郑重地交到狄仁杰手中。
展开密旨,熟悉的御笔映入眼帘,字迹雄健,力透纸背。旨意的内容并不冗长,但每一个字都似乎带着千钧之力:其一,准先前所奏,命破虏将军高顺,即刻起程,前往北凉关,接任防御使一职,统领北凉关一切军务。
其二……看到此处,狄仁杰的目光微微一凝。
“高将军的任命,陛下准了。”韩明远看着狄仁杰的神情,声音复杂地开口,“这对稳定北凉关,乃至整个北境的军心,都是一件好事。”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只是,狄大人,陛下在任命高将军之后,还另有一道措辞极为严厉的嘱咐,是单独下给你我的。”他走到狄仁杰身边,压低了声音,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陛下有旨,着令我二人,务必彻查边军之中,凡有勾结外族、走私军械、贪墨粮饷、欺压良善之徒,一经查实,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狄仁杰捧着密旨,沉默了片刻,才缓缓抬起头,看向韩明远,眼神交汇的瞬间,许多未尽之言,已在彼此心中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