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是此时厨房中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它色白入肺,味甘入脾,质黏稠而性平和,既能滋养肺阴,又能固护脾胃之气,将散逸的能量缓缓收回、稳稳守住。清晨一碗“金玉满堂”山药小米粥最为相宜:小米淘净浸泡,铁棍山药去皮切成小丁,与小米同入砂锅,添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待米粒开花、山药软糯,粥汤变得稠滑温润即可关火。无需加糖,粥的本味自有清甜。清晨一碗热粥下肚,温热的暖流从胃部蔓延开来,唤醒沉睡的肢体,那种被妥帖包裹的安稳感,正是脾胃之气得以敛藏的信号。
秋日收敛,脾胃是根本,需格外珍重。此时厨房里那些朴实温和、能缓缓滋养中焦的谷物根茎,便是最好的选择。
南瓜是秋日厨房里最温暖的一抹亮色。其色金黄如暖阳,其味甘甜似蜜糖,性温而平,能补中益气。最令人舒心的莫过于一锅“福寿绵长”南瓜小米羹:老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厚片蒸至软烂,捣成细腻的泥。小米粥熬至浓稠时,缓缓加入南瓜泥,轻轻搅拌融合。无需额外加糖,南瓜天然的甘甜已足够醇厚。这碗羹色泽金黄诱人,质地绵密顺滑,温润地抚慰着忙碌了一天的脾胃,给予踏实的满足感。一位精于持家的朋友曾说,入秋后她家的晚餐常以此羹收尾,不仅胃里舒坦,连睡眠也安稳许多。
芋头,深藏泥土,朴实无华,却最能健养脾胃。其软糯细腻的口感,带着大地深沉的滋养力量。一道“月满西楼”芋头蒸排骨,既家常又滋养:小芋艿仔刮洗干净,肋排斩小块用少许酱油、姜片、黄酒和生粉略腌入味。将芋艿铺于深盘底部,腌好的排骨均匀码放在芋艿上,隔水大火蒸透。蒸汽缭绕中,芋头吸足了排骨的鲜美油脂,变得粉糯香浓;排骨则因芋头的调和而肥而不腻。揭盖的瞬间,香气扑面,这是土地与秋实最诚恳的馈赠。
当秋意渐深,逼近冬的边界,厨房的智慧便需从“收”转向“藏”,并悄然为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积蓄能量。此时需要一些更深沉、更温煦的食物,如同为炉膛添入耐燃的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