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咣咣......”
五城兵马司、顺天府一队队人马敲着大锣扯着喉咙,在大街小巷宣传起了最新旨意。
顺天府衙役也在往日张贴官府榜文的地方,贴出一张张告示,引得百姓纷纷围观。
工部派出工匠于各街道安放一个个木箱子,上面还写着“垃圾箱”三个字。
全城多处空地大兴土木,说要修啥公共厕所。
“奉陛下谕旨,即日起入城牛马全部套麻袋接屎尿,未套者严禁进城!
百姓不得随地大小便,污秽之物统一放于垃圾箱,不得乱堆乱放!
违者罚扫大街三日,天气转暖,谨防瘟疫发生......”
“......”
铜锣声响遍全城各个角落,口头与书面宣传双管齐下。
天子连这种小事都要管啊?管得也太宽了吧?百姓们无不感到纳闷。
朝廷有兵马司、巡城御史、顺天府、锦衣卫、工部负责京师治安及市容管理。
各衙门间权责存在些许交叉,随着朝政荒废,往往为一件清理排水沟之类的小事扯皮,久而久之变成了几不管。
可以说除了皇城之类核心区域,整个京师市容市貌并没有后世想象般美好。
若非有人把这一项当作生意,将地雷和尖尖收纳卖给种地的,朝廷名义上也确实在管,恐怕跟中世纪的欧罗巴相差无几。
北方降雨匮乏,开春后风沙简直没得说,还夹杂着牲畜屎尿味,气温升高后引得无数苍蝇蚊子,常常让人避之不及。
外城就更不用说了,地雷特别多,人们在犄角旮旯释放的“尖尖”,才是最恶心的。
或许百姓也想街边有个规规矩矩的茅房,能够肆无忌惮生理释放一通,可惜没有啊。
随地“放水”及布设“尖尖”,在京师包括整个大明,谈不上什么稀奇。
天子这一回下了狠招,将五城兵马司、巡城御史衙门、工部都水清吏司和营缮司整合。
以五城兵马司、顺天府衙役、巡检为基础,成立大明警察总局和顺天府警察局。
警察体系仍隶属兵部,但具体执法下放给地方。
崇祯先从顺天府试点,根据情况逐步向地方延伸。
预示着以后各地典吏、巡检衙门就不存在了,将统一纳入警察系统。
另外三个衙门整合成顺天府市政工程处、顺天府城市管理处。
朝廷中枢不再管理城池事务,一律由顺天府自行处理。
警察局主要维持治安和消防,跟以往权责区别不大。
市政与城管,才是本次最大亮点。
崇祯给这一回革新起了个名字,称作“厕所革命”。
整个京师将从兴建无数公共厕所开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与打造全新城市环境。
新政令规定地方税收会留存当地一定比例,地方上有了钱,自然有相应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