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思被皇帝拆穿,孙应元略显不自在,对于这种好战分子,皇帝可喜欢得紧。
“王承恩!”
“奴婢在!”
“去将朕的军装拿来,朕要同诸卿视察边墙!”
“奴婢遵旨。”
小半刻钟,皇帝换上与禁军武将差不多的军官装,套上一把宝剑。
查看边墙并非观礼,那身大元帅服太骚包太扎眼,他可不想过快暴露自己。
......
带着百余锦衣卫与大佬们前出,原野里吹着微风,能感到丝丝沙尘。
当下处于小冰河气候,不过七月的太阳还是挺毒辣。
相信要不了多少天,皇帝将从小白脸变成油腻小青年。
这个时节牧草长势还不错,不然非得黄沙满天,只可惜山峦大多光秃秃,只有悬崖峭壁处,才偶尔呈现一抹绿色,
怪不得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北方照片,凡是涉及外景的,大多都荒凉贫瘠,完全就是真实写照啊。
农耕文明背景下,木材除了修房造物,还要用作烧火做饭,早都被砍光了。
自己搞那蜂窝煤,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伐木进程,看来未来还得有电有天然气,否则大好风光不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一点都不假,就是对于后世禁烧秸秆,不得不产生质疑。
那些所谓砖家,是否就是国外农化公司的代言人呢?
......
宣大边墙很是败落,跟后世八达岭旅游区简直两回事。
看得出存在修缮痕迹,勉强能够用,只是恐怕已做不到畅通无阻。
“陛下,臣一年多来对宣大边墙不停修缮,然耗银颇大,臣倍感力不从心。”
陈新甲勒住缰绳,朝天子拱手。
崇祯微微点头,没有开口说话。
朝廷拨出的修缮银钱,能十之二三落到实处,就已经很不错了。
大明一直修长城补长城,一定程度上抵御了鞑靼及建奴,却也相当于将自己固步自封,丢掉向北开疆扩土的形态意识。
关外也是华夏的,国境绝不可仅限于十三省,蒙元建奴对待华夏文化,是一种自卑的仰视。
只有华夏文明,才能让他们能歌善舞,才能让他们告别流离,继而休养生息。
崇祯顿感双肩一沉,这副担子重若千钧。
一行人再度扬鞭,几个武将与王承恩方正化早已习惯,王业浩马上功夫也不错,就是苦了钱、陈、傅三个文官的屁股。
于一处小堡子登上边墙,这儿有罗贷统领边军,防守数里内五个堡子。
尤世威不敢向部下介绍皇帝,打哈哈说是禁卫军黄总兵、朱将军等视察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