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那边也是,是新村与街道办的合作产物,账本也是公开的。
所以这其中有多大的利润,很多人都清楚。
方平安眉头一皱,问道:“是街道还是区里…有人想插手供销社的事儿?”
娄晓娥叹了一口气说道:“不止是供销社,村长你昏迷的这四年,应该说从你昏迷半年以后开始,就有人想接手新村,想把新村整个给吞下去。”
“幸好王主任与区里的程主任据理力争,而且还有当年你写的发展备忘录有多方签名,新村实验是持续到69年,若你出了任何问题,有街道办代管。”
“如果不是有这个文件在,还真不好说我们能不能守得住新村,还好,上面这些人是要脸的。”
方平安就在那里想不通地嘀咕着:“一年一万二…一个月也就1千块钱而已…按照3:7来计算…供销社一个月也才赚了700块钱…就这还有人眼红?”
娄晓娥白了他一眼无奈的说道:“这是扣除24个供销社员工的工资,总计500块,再由街道办与我们村平分纯利润才剩下的。”
“6个小铺面,一个月纯盈利1400块钱,还养活着20多号人。在这个大家平均工资2-30的年代,你想想谁不眼红?”
方平安这才明白了过来,点了点头。
那确实,只要谁把供销社抓在手里,既赚钱,又能给人提供工作岗位卖人情,一年还能纯赚一万多,这当然遭人惦记了。
“这几年还有人想往我们村安排干部、知青、迁移农民……都被我们以当初的文件为由给拦住了。”
“还有农科院想把花园子给收购为国有进行种子研究,也有人举报区里把青年湖公园划了十亩地给我们村不合规矩,是占据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空间,还有举报供销社物价高于市价的,举报新村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提出要改造城中村,更有人叫着让我们滚回乡下去……”
“唉……”说到这里,娄晓娥都不住的叹了口气。
这是吃饱了饭,就摔碗骂厨子了?
“说到底,咱们这个村子在城里,特别是在四九城,太过于显眼了。”
“街道和区里因为新村是涨了不少的政绩,但也因为新村,受到了更多的质疑与抨击。”
“因为前两年宣武区和西城区也学着我们搞了新村,但——一败涂地,他们的新村解散以后,知青与农民被安排下乡,他们不服,还闹到了市政府那里。”
“所以啊,咱们新村越是过得好,就越招人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