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破烂张·古董传奇 > 第409章 。 捡漏【八】

第409章 。 捡漏【八】(2 / 2)

“我大侄子说的没错,问问能死啊!”

财神爷跟月生一唱一和,引来了不少路人的围观。

“这不是胜德堂的破烂张吗?听说他落魄啦!”

“可不咋地,店也被封了,想必传言都是真的,要不然能跟老乞丐称兄道弟吗?”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破烂张的倒台,可以说人尽皆知。

月生也懒得理睬指指点点的围观者,他用法眼透视了一番老怪手里的印章。

这一看不要紧……

把他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是一枚清代的田黄石印章,外表被一层污垢包裹着,所以才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田黄石简称“田黄”,与其它产自寿山的石材,一并称为“寿山石”,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

因其产量少,故而极其珍贵,田黄石产于福建寿山溪田中,自明代开始就有文人作印章使用。

《闽都记》记载:“寿山在四都,山有石莹洁如玉,可为印章,柔而易攻,大者壹二尺许。”

《闽杂记》中所讲:“闽人言,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愍公见而奇赏之,逐着于时,国初耿逆取之献京师权要,断绝殆尽。”

清代高兆和毛奇龄就寿山石和田黄予以记载和描述,分别写了《观石录》和《后观石录》。

文中指出,田黄石皆为小件,进而误导了不少人认为田黄无大件,乃至长时间,大家都思维禁锢。

改革开放后,文玩兴起,八十年代初,田黄石的价格就一路走高,从最初每克几元,到后来拍卖上20万一克的天价。

因为价格高居不下,致使一黄难求,买家从四面八方涌入福建寿山,迫使政府封田留下石源。

石巢先生在其撰写的《印石辨》中首次提出了田黄“细、结、温、润、凝、腻”的“六德”标准。

财神爷掐了一下月生的后腰:“眼珠子都掉出来啦,别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月生这才回过神来,在地摊淘宝,最怕被人发现端倪,你的一言一行,足以左右最后的成交价格。

倘若你在古玩市场中发现了大漏,也要平息心态,视若无睹,处变不惊!

这才是做大事人应有的手腕……

“老登,晚上请你涮羊肉!”

财神爷一听有肉吃,笑得合不拢嘴。

“还得是我大侄子,别人都不行。”

陈有志见他俩有说有笑,脸色一沉。

“破烂张,你要是选择退出比赛,那就早说,别浪费大家的时间。人家老怪发现的物件,你最好别搅和,距离下行还有两小时十八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哼…您是会长,都听您的。”

最新小说: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 我有九千万亿舔狗金 重生1988:逆袭人生从宠妻开始 九时墟 不科学御兽:识海一棵黄金果树 送葬者:陆上最强雇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