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不再是唯一的观测者——
实验的“眼睛”,自此寄宿于血肉之中。
他们以鲜血为媒,以生命为祭,
只为迎来“真理”的降临。
……
随着研究不断推进,他们很快便发现——
“真理”并非是死物。
起初,它对小型植物的反应极为微弱,仅在个别条件下会产生难以重复的扰动。
当他们转用小白鼠时,波动明显增强,甚至在电磁干扰中捕捉到极低频的共振。
那一刻,有人说:她听到了“心跳”。
不是生物的心跳,而是某种被惊扰后的低鸣,
仿佛从遥远星空传来的回声,像是某种古老而晦涩的呓语。
于是,他们愈发确信——
这片深空的残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活”的。
这个结论令他们兴奋至极,甚至欣喜若狂。
这项极具突破性的进展,足以换来一切——
一次免审核的经费续批,一场国际会议的聚光灯,
甚至……一次通往历史丰碑的科学飞跃。
他们急不可耐地加快了研究进度,为此不惜压缩了所有安全预警的流程。
——也因此,忽略了那些被送去“真理”身边的,样本表现出的再明显不过的异常:
植物细胞的不规则分裂,
实验鼠短暂却频发的脑电爆发,
更有甚者,那些“死去”的个体,在数小时后竟出现微弱的电信号残留……
可这一切,都被他们当作杂讯处理。
没有人真正回头,去检查第二遍。
为了追赶进度,其余流程全部草草收尾。
因为在他们眼中——
“真理”已经开始“苏醒”。
它不再沉睡,
它开始回望。
它开始倾听。
它,开始回应。
而他们,也太过渴望,聆听那只存在于片刻之间的、足以颠覆一切的神谕。
……
一次又一次,夜以继日的实验。
他们终于叩响了那扇被封死的门。
可门后住的根本不是什么神明,而是一个——贪婪的魔鬼。
但当时,他们只被“真理”的蜕变所吸引。
等到真正察觉时,已经为时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