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继续道:“函谷关,以朱骁为首。同时可以派遣朱睿、邹靖、严纲、卢韬四人从旁协助。”
“武关以皇甫坚寿为首,以卢赓、皇甫略、阎柔、田豫四人从旁协助。”
这里面,朱睿是朱儁次子,表字昭德。此人自幼聪慧,饱读诗书,跟兄长朱骁不同的是,他更擅长后勤统筹、临阵机变。
卢韬、卢赓是兄弟二人,他们俩则是卢植侄子,卢文从弟,卢韬表字继业,卢赓表字辅国。两兄弟都是武艺娴熟,精通战阵之人。但也有所区别,卢韬勇猛刚毅,跟朱骁一样是一员猛将。
而卢赓则擅长临阵指挥,不仅如此,他还精通军事工程,懂得如何修筑防御工事与攻城器械。
皇甫略则是皇甫坚寿的弟弟,表字策勋。跟兄长的全能不同的是,皇甫略更擅长冲阵,性格有些莽撞,但是悍不畏死。
刘协在听到了杨彪的安排之后还是很满意的。两个关口都是死忠派做主,还有老少搭配。同时还兼顾了内部的几个派系。
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将整个朝廷拧成了一股绳。
“守备两关不能孤立进行,所以老臣以为吾等在洛阳也要早做准备.....” 杨彪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
“洛阳作为中枢,应组建一支精锐的机动部队。此部队当以中郎将董承为统帅,徐晃将军作战勇猛且富有谋略,可以为辅。董承久在朝中,对局势颇为了解,且忠心可鉴,能与徐晃默契配合。”
“此外杨奉、韩暹作战经验丰富,可分别封为讨逆中郎将与破虏中郎将,各领一军,作为机动部队的先锋力量。杨奉、韩暹熟悉兵事,作战风格勇猛,冲锋陷阵不在话下。河内太守张杨,率领本部兵马作为机动部队的后援,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确保机动部队的侧翼安全。”
“在兵力调配方面,抽调精兵两万,充实机动部队。同时,在洛阳城内设立粮草辎重转运中心,由老臣负责统筹调度,以荀攸为辅,荀攸心思缜密,善于管理物资,定能保障两关与机动部队的物资供应。”
“至于两关与洛阳的协同作战,函谷关与武关需每日派出快马斥候,向洛阳汇报军情。一旦刘备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洛阳的机动部队需在接到消息后的三日内出发支援。若函谷关告急,徐晃率主力部队经崤函古道迅速驰援,杨奉、韩暹的先锋部队先行抵达,骚扰刘备军侧翼,为朱骁等人争取时间。若武关有难,机动部队则南下,经商洛古道奔赴武关。”
“在洛阳,还需加强城防建设。在洛阳城墙增设烽火台、了望塔,完善预警系统。同时,训练城内民壮,使其在战时能协助守军守城,增强洛阳的防御力量。如此一来,以函谷关、武关为屏障,洛阳为核心,组建机动部队,形成一个有机的防御体系,定能抵御刘备军的进攻,守护汉室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