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老师这个说法也只是为了行文和日常交流方便。按照目前刘备势力内部的正式公文来说,这些老师统称为学政官。学校在内部公文也统称为学堂。
比方说成都县在筹建的大学,就叫成都大学堂。
回头会议上。
刘平继续说道:“然后便是杂科,其实之前咱们也小范围的干过这事儿。但是某的意思是,从这一次科举之后,就把杂科给定下来。暂时来说,工、医两项可以考虑得。优秀的工匠可以直接去格物司当差,医科的学生可以留在成都,也可以下放到地方、军队等等。”
他说得很笼统,主要也是因为他就是提个引子出来,抛砖引玉了属于是。而且杂科不像明经科,今年就能开考,杂科很明显至少两三年的筹备期。
武科就没什么好说的,可以直接委托给兵部去搞就行。
刘平发言结束之后,议事厅内所有人都开始思考,然后小声沟通着。
明经科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给读书人多一条路走,大家都是没意见的。这件事上谁提反对意见,传出去了,要被天下读书人给骂死的。
至于杂科这个,工部是举双手赞成的。礼部也赞成,毕竟负责的东西越多,权力相应的也就越大嘛。同理,吏部也同意。
但是吧,这事儿大家也清楚,不是那么好办的。
这不是说开了杂科,就完事了的。按照刘平的一贯作风,很明显这是现在上层把饼画出来,倒逼下层去自发的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说白了就是,好处给你们放这了,要不要拿,你们自己看吧。
那么,相应的礼部、吏部就要出对应的考核机制。总不能真的让老百姓自发的去锤炼技术、锤炼医术吧?那肯定需要地方官员的引导,也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看似只是多加一个杂科,其实刘平就是在告诉在座的诸位。接下来几年,要进一步重视技术的发展,但是这话又不明说。
为什么不能明说呢?
在场的人也都清楚,这不符合当前的文化语境也不符合当前的舆论要求。都是儒家读书人,这种奇技淫巧,太过重视,很容易遭人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