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也就是鼎力相助,但是想要直接插手汉阳军政,那就困难了。
“这汉阳郡的事儿还是得落在傅燮身上。”刘平心中有了计较。
不管怎么说,傅燮那可是汉阳郡郡守,真两千石的官职。而州刺史呢?真要闹将起来,州刺史不过是个六百石的微末小官罢了。
只有监察权而已。
傅燮若是铁了心的跟刘备一起走到黑,那么在理法上,是站得住脚的。
当然了,现实情况是,州刺史虽然官职低了一些,但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刺史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州之地的话事人。只不过名不正言不顺罢了。
后面刺史改州牧为何会如此顺利?其实不过就是将刺史现在就有的权力给合法化了。
关键的是,这刺史和州府...在两汉期间经常变来变去,武帝的时候还有刺史呢,西汉末就变成了州牧,等到了如今,又是刺史。
简单地说,朝廷强大,那么就是刺史;朝廷罩不住了,那就是州牧。
“不过这都无所谓。”刘平盘算着:“如今这耿鄙也就是驴粪蛋子表面光,整个凉州刺史部,北边全都是叛军,他能管辖的也就汉阳、安定、陇西、武都四郡。但实际能掌控的,估计也就汉阳和安定两郡罢了。”
“陇西李参是个聪明人,他肯定知道该怎么选。但是傅燮....这人饱读诗书,又武艺娴熟,是个允文允武的人才。只不过他有些愚忠.....”
“得给他下个套.....哦不对....玄德说这叫用诚意感动他。”
琢磨着有个差不多的之后,刘平整理了一下思绪,先把平叛方略写了出来。其实也没什么好写的,就是分析了一下敌我实力,双方面临的困难,以及刘备军如何做才能一步一步扩大优势,最终解决叛军。
写完之后,已经是晚上。
刘备召集人开评定会,走了一个过场,选了刘平的方略。
刘平看了一眼刘备,两个人心照不宣的轻轻点点头。
.......
翌日,关羽等一众武将离开,只有张飞和刘德然两个人留了下来。这两个人闲着没事儿,就猫在了刘平家里。
正巧赶上刘德然请吃酒,还是去他家里吃酒,说是之前的婚宴兄弟们都没有参加上,今儿个补一场。刘平三人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他到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刘备没有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