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墨子生平(2 / 2)

墨子是一位极为特殊的士人,他既有相当深厚的文化知识储备,又与工农小生产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能够深切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他曾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但这并非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恰恰相反,他是一位发自内心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在墨子的家乡,滔滔黄河奔腾不息,向东流去,那雄浑壮阔的景象仿佛在不断激励着他。怀着对先祖荣光的向往,怀揣着改变社会现状的壮志,墨子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外出求学之路,决心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安邦之道,试图恢复家族曾经的辉煌,更渴望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墨子身着草鞋,以步丈量天下,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游学之旅。据《淮南子·要略》记载,墨子最初曾是儒门弟子。在求学过程中,他师从儒者,深入学习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对尧舜禹等古代圣贤的事迹和品德推崇备至,同时也认真研读《诗》《书》《春秋》等儒家经典典籍。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墨子对儒家学说中的一些观点产生了深刻的质疑和不满。他认为儒家的一些礼仪规范过于繁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在对待社会问题的解决方式上,与他心中的理想状态存在较大差距。于是,墨子毅然决然地选择另辟蹊径,开创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全新学派。

在与儒家分道扬镳之后,墨子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充满挑战与创新的道路。他不畏艰难险阻,四处奔走,足迹遍布各地。每到一处,他都会聚集众人,慷慨激昂地讲学,用他那犀利的言辞和深刻的见解,毫不留情地抨击儒家学说中那些他认为不合理的部分。

墨子对于儒家的批判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基于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他认为儒家过于注重礼仪和形式,而忽略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儒家强调等级制度,却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儒家倡导“仁爱”,但这种“仁爱”往往只局限于亲族之间,对于陌生人则缺乏真正的关爱。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