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村,水泥等建材是主要消耗材料,如果按市场价每吨140元采购,樟木大队新村建设只记民居的水泥消耗量,近200栋房子,最保守估计需使用水泥2500吨,合计需消耗资金35万元。
如果再加上大队部办公用房、学校、娱乐用房、道路及各种辅助设施消耗的水泥量,再加35万还不一定能打住。刘正茂有做业务的经验,也养成了办事前先算帐的习惯。大队搞这么大的工程,还是委托刘正茂作策划,肯定要把方方面面都想到,尤其是是投资这种最重要的因素,绝对不能不敷衍。
现在投资10万占股50%办水泥厂,樟木大队自用的水泥肯定按出厂价112元拿货,这里光民居就节约7万开支,到分红时,还可以分一半利润,实际就是投出去的10万块钱,在第一年就回本还有点盈利,后面都是纯利。
看着刘正茂在白纸上算清这笔账后,马会计第一个表示支持投资,他用崇拜的语气说:“刘知青,看不出啊,年龄不大,算账算得这样精,我这个吃了几十年财务饭的老东西都不如你。”
郭明雄还没想明白,茫然的问:“凭白投出10万块,怎么就算出赚钱的?”
罗迈看着郭明雄,带点看傻子的味道,他解释:“小郭,刚才小刘算得明明白白,你居然还没懂?盖村民住房和修路要用很多水泥,加起来要4至5000吨,如果按市场价买,大队要花70万现金,你懂了没?”
“没错,”郭明雄点头认可,他寻思这70万从哪里来。
“如果,大队投资10万和杏花大队联合建厂,我们占一半股份。那我们自己用水泥就按出厂价买,只花56万,比零售价节约出14万,你愿意不?”罗迈继续讲。
“是节约了14万,但是我们又给了杏花大队10万。”郭明雄争辩道。
“没错了,就用节约出来的钱,花10万投资,就凭这10万投资,到年底时,樟木大队又要从杏花大队那里分回来一半利润,而且以后每年都要分钱,这买卖是不是赚大了?”罗迈自己都越讲越带劲,这生意真赚钱,如果他私人有钱也愿意投资。
本来古大仲也没想明白,只是他没像郭明雄那样问出来。现在罗迈解释得这样透彻,他用力拍一下刘正茂肩膀,笑着问:“小刘,你这脑子怎么长的,精到骨子里去了。10万就10万,我们苦了这么多年,再多苦一年也不算什么,投了。”
“既然决定投资,那我们就要准备人手,决不能做撒手掌柜,我的意思最少派两个得力人手去参与管理,一人是负责监督生产经营,一人参与财务管理,既然是合作,大家公开透露办厂,我们不占杏花大队的便宜,也不给他们搞花样的机会。”刘正茂提出自己的方案。
对于刘正茂的提议,其他几人都认可,但他们都没这方面的经验,互相对望着不知怎么回答。
最后还是古大仲讲:“小刘,对外合作办厂也是外联的一部分,你管外联,这事由你制定方案,经支部讨论认可后执行。”
实际是把话语权交给了刘正茂,大队支部保留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