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田刚刚毕业,还处于实习阶段,却能够如此勤奋努力地工作,这着实让林晓和田福感到十分意外。在他们的眼中,田田究竟能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她未来会选择怎样的职业生涯,这些问题就如同摸着石头过河一般,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
田田在大学里攻读的是艺术专业,这在林晓和田福看来这本来没有什么含金量,反正跟弟弟比起来,田田既没有田浩学习好,将来也承担不起家庭的重担。
虽然朋友们或亲戚们总是恭维她说他们的女儿田田将来从事的一定是非常高雅、高端的“阳春白雪”的艺术工作,但他们夫妻俩的内心中始终认为,那些说法都是华而不实的说辞,将来能不能找到工作还是两码事呢。
当林晓做出让田田回家帮忙干农活的决定时,还是那个不太光彩的动机最终让她下定了决心。在她看来,田田毕竟是个女孩子,以后也不可能成就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与其让她在去外面找工作四处碰壁,还不如让她回家陪陪家人,说不定将来嫁了人,还没了这个机会。
林晓觉得让田田回家待几个月,等奶奶的孤独感逐渐淡化之后,再让她出去工作也还来得及。林晓估计女儿田田对于回到稻香村居住这件事情可能会有抵触情绪,毕竟城市的生活环境和乡村有着天壤之别。
婆婆在稻香村生活了一辈子,那里的一草一木、邻里乡亲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中,如果让她离开家去城里生活,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林晓害怕婆婆会因为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而感到孤独和失落。
更重要的是,林晓和婆婆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彼此排斥。这种排斥并非源于某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情感隔阂。尽管林晓也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去化解这种矛盾,但内心深处的那种生而为人的柔软却让她无法对这件事视而不见。
面对这样的两难境地,林晓感到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旋涡,无论怎样选择,似乎都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这个决定不能再拖延下去,必须要尽快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
无论从代际间的情感链接,还是家风的继承,亦或是丈夫田福的身心健康以及婆婆的生活习惯,还有那片她精心照料的自留地。
林晓算过,如果婆婆来到城里,那么她的生活开销就都得从她和田福的工资里出了。这样一来,原本就不宽裕的经济状况恐怕会更加紧张。
更让林晓担心的是,婆婆在老宅子的房前屋后都有自留地,那些地可都是婆婆精心打理的,种满了各种蔬菜。如果婆婆去了城里,这些地肯定会被荒废掉。
这个可是巨大的损失。按照每人每天五块钱的蔬菜消费标准来算,他们一家五口人,一年下来光是蔬菜的花费就得一万多块钱!而且每天都得去菜场买菜,不仅浪费时间,买来的菜还不一定放心,什么农药残留、不够新鲜、保鲜剂、膨大剂各种安全隐患.....还得搭上买菜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