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长平之战时,赵国因为主战意志不坚定,一边在长平与秦对抗,一边派使到咸阳谈判。
诸侯见赵国首鼠两端,都不敢施以援手。所以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其在外交上的臭棋也要负相当大的责任。
楚齐两国忙不迭地派使入汉,一路上跑死了不少马匹,生怕落到彼此后面,错失先向汉国示好的大好机会。
这正是汉王所要的结果,“各个击破”始终是最高效的手段,国家再大,实力再强,也要尽量避免多线开战的情况发生,这是真理。
魏使抵达长安之后,一直得不到拜见汉王后的机会,因为王后此刻正在闭门思过呢!
向曙作为一个战国女性,犯了政治幼稚病,擅自放走了芈陶入楚,甚至差点将王子小寄奴和公主月送入敌人之手,这让汉王相当震怒。
向曙也知道闯下大祸,携带孩子们进入长安之后,立即主动向汉王请罪。
需要说明的是,已经长大的王子彘,途经南郑时,见到了自幼教自己武功兵法的师傅、右将军儿良。
于是王子彘向汉王上书一封,请求留在儿良军中,多些底层历练。
俱酒大笔一挥:“准予到汉水军校学习锻炼!”
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经不起风雨。让这孩子了解一下民间疾苦,体会一下基层实情,绝对是件好事。
而且,南郑是俱酒的龙兴之地,也是汉水军校的初创校址,王子彘在此学习、沉淀、磨炼一番,具有特殊意义。
汉王本来没计划给向曙好脸色看,但一见到她那桃花容颜、绝世气韵,却又心软了。
毕竟这个女人身上,寄托着俱酒两世为人的款款深情。
某种意义上讲,她是自己在战国时代唯一一位熟人——虽然她并不知道。
向曙都做好了被贬冷宫的打算了,但俱酒却屏退左右,与之进行了一夜长谈。
这一夜,俱酒直抒胸臆:“朕决心打下一个大大的天下,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彘儿为二世,三世四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鉴于向曙这种心软的性格,必然在灭魏之战中存有心结,俱酒搬出立王子彘为太子、将来成为二世皇帝这样的理由,条分缕析的申明利害关系,将向曙讲得点头如啄米。
一边是自己的老公和儿子,一边是自己的异母哥哥,路怎么选,自己挑!
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将来那是自己儿子的;保全一个小小的魏国,将来那是侄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