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开口,始皇帝已然沉声打断。
“朕已知晓一切。”
“此次东海之行,成效显着,墨家巨子虽被劫走,但战儿你功绩不俗,朕自会论功行善,其余各部如是。”
沉声回荡,个别文官眼露错愕。
他们并不知晓内情,但也清楚此次东海之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捉拿墨家巨子荆天明,将这帝国的重犯带回咸阳接 受制裁!
七公子让墨家巨子逃脱,不但没有遭受罪责,反倒被陛下这般看中,甚至下令将要封赏?
始皇帝向来看重律法,怎么会这般放任七公子?
如此徇私枉法之事,天下间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做出,但这位陛下,绝对不会枉顾大秦帝国的律法朝纲!
一阵惊疑回荡大殿,不少朝臣都眼露疑惑。
几经犹豫,终于还是有忠直之臣做礼谏言!
“启禀陛下!微臣斗胆进言,七公子使得墨家巨子逃脱,罪责难逃,若是不罚反赏,恐不合律例 …… ”
“陛下明鉴,此事万万不可。”
“陛下恕罪,我等皆为帝国朝纲和律例做想 ……”
几位文臣硬着头皮谏言,引得朝堂风波阵阵。
有人面带惊疑,有人眼露诧异,也有人一脸紧张,静候着陛下出言,朝堂的氛围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令人感到几分 压抑。
但在群臣前列。
李斯赵高之流的权臣,始终眼无波澜,他们两人虽各有心思,但靠着罗网的情报,早就得知一切,自然清楚陛下这 般态度的缘由。
尤其是赵高,神色平和得很是自然,就仿佛听到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一般。
几息过后。
始皇帝并未发怒,只是淡漠地俯瞰出言文官。
“众卿忠君爱国,此等言论也颇有道理” 。”
“但战儿功绩非凡,墨家巨子逃走之事,已不足道哉,所谓瑕不掩瑜,有这等功绩,众卿就不必多言。”
大度之言可见帝王胸襟,群臣感激崇敬,但其中的话语,又是引得阵阵惊疑,不少人已经感到不可思议。
到底有什么功绩,能抵得过这般过失?
就算墨家巨子逃走另有内情,但事实终究如此,无论怎么看待,这事儿也说不过去吧?
难道,七公子真的立下大功了?
疑惑不断蔓延,不仅文武群臣眼露疑惑不解,前列的几位公子,也渐渐被不同寻常的态势惊动,都眼露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