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大丫种这豆子把地肥都耗光了,今年怕是赶不上春耕。”
因为之前天气寒冷,迟迟没有回暖,令今年的春耕比起往年晚了近三个月。
村里人最近已经有好些从毛衣厂里面回去,忙活自家地里的活计去了。
只是就算如此,也至少安排了一个人在厂里干活。
不仅是毛衣厂,还有养殖厂。
豆子刚收完,江白便安排了新的指示,将一袋袋提前收集好的动物肥制成的肥料发给村民们,让他们按照她教的方法,把这些肥料埋进土里去。
“大丫,这肥料是做啥用的?”
村民们也知道用人肥畜肥灌地,只是都是自家茅坑里堆的肥,从未见过这种晒干了制成的肥料。
他们心中有所猜测,但又怕自己见识少,猜错了,便开口问了。
“这是沃肥用的。”
“再有些日子便是春耕了,提前将这些肥料埋下去,待过些时日再翻耕后灌水整地,能让庄稼收成好些。”
“真的?”村民们震惊得瞪大了眼睛。
都说江白种那么多的豆子,豆子又吃肥力,待种过之后,地里便没什么肥力。
谁想到她早就有了打算。
“自是真的。”
“若我家的地用过之后还有剩余,大家伙可以花钱来买,也用着一次买够所有地用的,可以先种上一亩半亩的,若收成好,下一年再买也使得。”
江白的养殖场要供安王军队的肉食,里面养的鸡可不少。
猪也养得多。
不过因为猪吃粮食,现在又还没做出饲料来,所以数量不过几十头。
当务之急,是要多种些粮食,才能提高养殖规模,然后收集更多的动物肥,制更多的肥料,再以此获取更多的粮食,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可惜眼下能种的东西还是太少了,若是有红薯的话,就能再多养些猪了。
有村民帮着干活,江白家的地是村里最先种上的。
五十五亩地里,有三十亩水田,二十五亩旱田。
水田全部拿来种水稻,旱田则暂时放着,除了一亩种了山药之外,另二十几亩江白打算再种豆子。
顺便还可以再种一些蔬菜,还有土豆也要安排。
这才是第一年,她这边做出来的肥料并不多,五十多亩地用了之后,只余下百斤不到。
里正家和族长家以及三阿奶刘氏家里从她手里买了些走,还余下二十来斤。
江白也不着急,待他们种过之后,有好收成的情况下,自然会再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