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晶体很不寻常,它们的能量波动与我们之前遇到的任何物质都不同。而且,它们的分布规律好像在暗示着什么。”一名队员在对回访数据进行分析时说道。
林羽团队立刻对这些晶体展开深入研究。他们采集了晶体样本,带回联盟的实验室进行全面检测。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能量光谱分析等一系列复杂的检测手段,他们发现这些晶体内部蕴含着一种极其微弱的信息编码。
“这种编码方式非常独特,与我们之前破解的古老文明符号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看看能否解读其中的信息。”苏娜说道。
经过艰苦的努力,研究团队终于成功解读了部分编码信息。这些信息显示,这些晶体似乎是某种预警机制的一部分,预示着一场更为巨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然而,由于编码信息残缺不全,他们无法得知危机的具体内容和发生时间。
“看来我们暂时解决共振偏移问题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危机可能还在后面。我们必须加快对古老文明技术的研究,同时密切关注这些晶体的变化,争取早日弄清楚危机的全貌。”林羽说道。
回到古老文明穿越技术的研究上,材料问题终于迎来了突破。一支科研小队在对一种罕见的超新星遗迹物质进行研究时,发现这种物质经过一系列极端条件下的处理后,能够展现出构建“量子弦共振矩阵”所需的部分特性。
“虽然这种材料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但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良。”负责材料研究的科学家兴奋地说道。
在成功找到潜在材料的基础上,科研人员们又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调整,终于制造出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基本满足了构建“量子弦共振矩阵”的要求。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合适的材料,接下来就是要设计并构建出实际的‘量子弦共振矩阵’模型,并将其与飞船的能量系统进行整合。”林羽说道。
科研团队迅速投入到模型构建和系统整合的工作中。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经过数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构建出了“量子弦共振矩阵”的原型,并将其安装在一艘经过特殊改装的实验飞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