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291章 大宋会被包拯带向何方

第291章 大宋会被包拯带向何方(2 / 2)

想到这里,赵祯道:“包卿,你制定的新法朕很满意,合乎天意。”

“多谢陛下赞赏!”包拯微微一笑。

开玩笑,前世的律师可不是白当的。

在律法这一块,包拯掌握的东西,领先了一千年。

而且,穿越之后,包拯在地方干了多年,对大宋律法也是滚瓜烂熟。

包拯将后世的律法,结合了当今的实际情况,在不严重违背古代礼教思想的前提下,才制定出来的。

可以说,新法更符合人性。

光是新法的出炉,便足以推动中原文明向前跨越八百年。

只是,皇上没有同意取消权贵的特权,让包拯略感失望。

终究还是自己太过理想化了。

但也想得通,毕竟是古代。

一个王朝,原本就是官僚地主和君主共同组建的一个机构,和普通百姓的关系不大。

君主和官僚地主才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百姓只是被统治者。

没有官僚地主,也就没有君王。

封建朝廷的本质,就是剥削,损不足而奉有余。

对君主而言,要做的,就是平衡官僚地主和平民百姓之间的矛盾。

这是赵祯能同意抑制土地兼并,却不同意取消权贵特权的真正原因。

所以,对此事,包拯没有继续劝谏,说道:“陛下,既如此,即刻着刑部和大理寺将条例公布。”

“臣建议,将心法刊印之后再进行颁发,不仅每一个官员手中都要有一本心法,甚至每一个普通家庭都应该有一本。”

赵祯闻言,眉头皱了起来:“包卿,这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不然!”包拯郑重道,“国法乃一国之根本,不仅官员要精通律法,百姓也应该了解律法,如此方能知法守法,乃是懂得如何为自己申诉,这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体现。”

赵祯见包拯如此认真,点了点头,颇为认同,可心里又觉得,印刷成本太高,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更何况,平民百姓都不识字,给他们颁发了,又有何用,百姓也看不懂啊!

包拯微微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陛下,这就是臣要启奏的第二件事。”

“包卿请说!”

“臣建议在地方广建学堂,不但州府,便是乡镇也理应拥有一所学堂,以供平民百姓也能读书认字,为朝廷培养更多的人才。”

赵祯和范仲淹更是目瞪口呆,包拯也太能想了,真是什么都想干啊!

修建学堂,那可是要花钱的,而且不是小数目。

范仲淹轻笑道:“包大人此话有些天方夜谭了,修建学堂的开支并非眼下朝廷的财力所能承担,朝廷现在每年的税收不过五千万两白银,光是修建学堂的费用,都无力承担。”

最新小说: 影综:从【有风】开始流浪 转生野炊日记 综影视穗禾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行捕司 时月仙途 四合院:开局从拜师开始 四合院:开局获得五柱之力 我在寰宇发布崩坏系列游戏 港片:让你零元购,你洗白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