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嘴上喊着和平,心里却只想着战争,已成全他的虚名。”
“……”
百官一片谩骂,神情愤慨,他们是真的害怕两国爆发战争,危及自身。
“都给我住口!”就在这时,一道女人的激烈的呵斥声响起。
不是别人,正是穆桂英。
这是唯一一个能够站在朝堂上议事的女将军,曾在对辽战争中,挂帅出征。
在军中,穆桂英的威望甚至高于丈夫杨宗保。
看着这群贪生怕死的诺如,她实在是已经忍无可忍。
面对穆桂英的出声,百官一愕,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平时被包拯看不起也就算了,现在连一个女将军也敢叫嚣了。
大宋的天当真变了!
“朝堂之上何时轮到女流来说话。”
“哼哼,更何况还只是武将!”
“牝鸡司晨,国将不国!”
文臣从内心里就鄙视武将。
即便是已经废除崇文抑武的国策的今天,他们也似乎还没转变过身份和位置。
依旧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掌控着朝堂的话语权,没有武将说话的权力。
确切的说,大宋的朝堂上,自从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就已无武官这一说了。
因为即便朝廷想要封赏有功武将,也只会让他们挂一个文职的头衔,并没有实际兵权。
哪怕是以文职在朝,武将想在朝堂之上发言,依旧极为困难。
因为士大夫集团天生的优越感,骨子里就瞧不起武将,处处排挤,口水能活活将武将淹死。
穆桂英怒道:“本将军是女人怎么了,当年也曾挂帅出征,抵抗辽国,尔等只知求和苟安,还敢瞧不起女人,我看你们连女人都不如。”
“放肆!”
“一介女流,懂什么。”
“简直翻了天了!”
啪!
正当士大夫口诛笔伐之际,忍无可忍的赵祯也终于怒了。
当即手拍桌案,怒然起身:“够了!大敌当前,尔等不失对敌良策,却在朝堂之上争论不休,自我内讧,眼里可还有朝堂,可还有朕。”
士大夫见龙颜震怒,吃了一惊:“皇上恕罪!”
穆桂英也跟着赔礼道歉:“臣出言不逊,陛下息怒!”
赵祯冷哼一声,不做理会,也没有表露出偏袒任何一方的意思。
毕竟,他需要文武平衡,相互牵制,皇权才能稳固。
哪怕士大夫迂腐,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至于武将,心胸素来宽阔,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