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巍宁关之战后,他就发现了,自己的弟弟好像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从那之后,他开始对自己的弟弟加强了约束。
将军权一点点的收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而在收回兵权的过程中,他开始在赫连嗣华身边安插自己的人手,时刻监视着自己弟弟的一举一动,为了能更好的把控自己的弟弟,甚至将他很喜欢的一个女人,送到了赫连嗣华的身边。
赫连嗣华对这些就好像是充耳不闻一般,任由赫连景松将兵权收了回去,在自己的身边安插密探,甚至从来没抱怨过自己对哥哥做法的不满。
这一度让赫连景松认为,自己是不是冤枉了自己的弟弟,自己的弟弟根本就没有野心,可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慢慢的生根发芽,根本就不可能被连根拔起。
可赫连嗣华什么都不做,他也不能随便找个罪名处死自己的弟弟,两人就陷入了一种很诡异的和平,赫连嗣华每天该干什么干什么,赫连景松该防备还是要防备的。
但是,自从赫连嗣华从大明参加了一次全军大比的观礼之后,他就彻底的变了,可是清理自己身边的人,算是断了赫连景松对他的一切监视。
这就让赫连景松警惕了起来,将手里的兵权攥的更紧了,甚至上朝的时候,还质问了赫连嗣华,为什么要处死府上的下人,毕竟是王族,如此大规模的处死下人,对王族的名声影响可不好。
赫连嗣华也没给赫连景松好脸色,暗搓搓的指桑骂槐了一番,两人最后不欢而散。
也是最近开始,有人在自己面前说赫连嗣华要造反,这话要是放在几年之前,赫连景松可能还不是很相信,可随着赫连嗣华做的那些事,他已经开始相信了。
他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对付赫连嗣华,这个弟弟肯定是不能留了,就在他要准备动手的时候,大明方向传来了消息,大明的军队开始向凉州道集结,并且开始大量囤积粮食,夏侯家三位将军出现在了巍宁关,而且不止一次出关探查地形,这么明显的举动,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要报仇了。
这个时候,赫连景松无论如何也不敢动他的弟弟了,在亡国灭种和失去权势之间,他选择了暂时放下个人恩怨,先保证能挡住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