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道出现倭国人这事,卓彬炳都不知道,现在泉州乱的像一锅粥一样,就算是出现倭国人也不算奇怪,只要不是有组织性的,没有人会过多关注,南疆人和倭国人有什么区别吗?
反正在大明战兵眼里没什么区别,都是可以随便弄死的杂碎而已,只不过倭国人更招人恨一些,至于为什么招人恨,那还不是因为路朝歌不喜欢倭国人?
路朝歌不喜欢的,大明战兵也不会喜欢,那些战兵将军一样不会喜欢,上行下效这东西有时候你别说真的很让人上头,反正现在大明上下就没人喜欢倭国人。
小股倭国人出现在泉州,这件事唐虎臣肯定要上报给路朝歌的,这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也要进行一番防备,若是这些知识倭国人派过来的探子,后面还有大队人马呢!
无奈,唐虎臣写了今天第二封给路朝歌的信,他们这些人给路朝歌写信,多少是带有顾虑的,谁让路朝歌那货看见信只要不是重要事情,都得先骂上一顿。
“来人。”在写好信之后,唐虎臣叫来了传令兵:“将营中所有斥候全部派出去,进入泉州给我寻找倭国人的踪迹,找到了就地埋了,人头带回来请功。”
军令很快传达了下去,营中斥候蜂拥而出,人头换军功不是什么稀奇事,关键是倭国人的人头好像更值钱一些,军功和赏银那是挂钩的,谁还能嫌弃银子多吗?
随着一条条军令传达下去,唐虎臣感觉这领兵其实也没那么难,只要做好一个将军该做的事就可以了,至于交代下去的事,自然有人会处理。
这边交代好了一切,唐虎臣开始审视自己身后的舆图,随着南疆人对边界的袭扰愈发的频繁,他知道这一仗估计很快就会打起来,至于是年前还是年后,那就不好说了。
而此时的泉州城,卓彬炳麾下的文武官员回到家,就开始让家中人打包行李,他们什么时候撤离不好说,但是一定要抓紧时间。
孟建潼府上,孟建潼指挥着家里人里外忙活着。
“夫君,必须要走吗?”孟建潼的夫人陪在他的身边:“就不能不走吗?”
“不走,不走就是死路一条。”孟建潼叹了口气:“大军全部撤离,泉州城就会被那些南疆杂碎侵占,你留下来能有什么好结果?大明的战兵讲规矩,那些人可不讲,不想死就必须离开,哪怕以后再回来都可以,但是现在必须离开。”
“那为什么一定要去南疆?”孟夫人说道:“我们可以去江南,以我们现在的家财,在江南一样能好好活着,实在不行就去北面,听说大明刚刚打下了吐谷浑,那边人口稀少,我们去那里生活不也是一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