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泥土里,归于尘土中
人这一生总是这样。大多数人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放置在一块不大的棋盘上,生于某个格子,死在某个格子。格子的边界是村庄,街道,是单位,是房贷,是婚姻。人们在这些方格里生长、变老、消失,像某种被设定好的程序,输入和输出,一成不变。没有人问“为什么”,更没有人去想“怎么办”。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中的很多人,活着就像一场悄无声息的仪式。没有掌声,没有灯光,甚至连旁观者都寥寥无几。人们活着,像是某种工具,工具不需要存在感,只需要功能。你出生是为了继续血脉,长大是为了挑起责任,结婚是为了完成社会任务,死亡是为了腾出资源。我们从未拥有过自己,甚至连思考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于是,笑声逐渐变成一种奢侈品,轻松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少年时,你以为世界是可以被改变的。你以为自己是那个例外。所以你跑着,喊着,挥霍着时间,像是要用双手推开这片沉重的雾霭。后来呢?后来你发现,人不是被世界改变,就是被世界抛弃。
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他们杀死了自己少年时的影子,低头,沉默,接受。于是,一个个少年变成了沉重的中年人,像老黄牛一样,日复一日地拖着生活的犁,脚下是永远走不完的田埂。
家庭:一把锁,还是一扇门?
家庭这个词听起来温暖,但它的温度往往只存在于字面。现实中的家庭更像是一把冰冷的锁,锁住了你的自由,锁住了你的梦想,甚至锁住了你对世界的想象空间。它是一种无法违抗的宿命,像某种镌刻在基因里的咒语。
你以为家庭是港湾,但很多时候,它更像是枷锁。一旦套上,你就必须承担起它的重量,没有人会问你是否愿意,也没有人会问你是否能承受。你只能拖着它,像拖着一条沉重的铁链,直到某天你再也拖不动,轰然倒地。
有人会说,家庭是爱的象征。我不否认这一点,但爱从来不是单纯的。爱可以是温暖的,也可以是压迫的。那些以爱的名义给你施加的压力,打着爱的旗号让你妥协的规则,总是让人分不清这是爱,还是某种隐秘的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