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宋朝统治集团内部深陷流言漩涡之时,此时正在与宋朝就和议事宜进行讨价还价的李元昊同志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什么药,他突然开启暴走模式冲上去踹了辽国人的屁股。这其实是我们的一种很含蓄的说法,真相是西夏与辽国在两国边境地带兵戎相见。让人震惊的是,西夏在这一次的军事冲突中不但胜利了,而且还斩杀了这支辽军的主帅萧普达,辽国四捷军祥衮张佛怒也在这一战中被西夏人给阵斩于马下。这场战事的失利彻底激怒了辽国皇帝耶律宗真,盛怒之下他下令在辽国的西南边境集结十余万重兵誓要将西夏从地图上给完全抹去。
当然,宋朝的君臣根据前方第一时间传回的紧急情报只知道辽国在宋朝的西北边疆集结了重兵,至于辽国到底想打谁却是不甚清楚。参考以往的历史,宋朝方面的第一反应就是辽国人准备背弃盟约从山西方向进攻宋朝本土。
一边是朝中的宰执大臣阴谋废立皇帝的流言,一边是辽国陈集重兵于北境,另外此时宋朝与西夏的和议也正值最艰难的时刻,由于李元昊对宋朝漫天要价,双方随时都有谈崩的可能。此外,因为新政的施行导致整个官场如今都在叫苦连连,活生生的一副“官不聊生”的悲惨画面。如此一来,端坐于龙椅之上的赵祯几乎是在承受来自于四面八方的袭扰。自古以来好多人都说皇帝是全天下最幸福的职业,但稍微明白点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最痛苦、最高危的职业。孔夫子有言,为君难为臣不易,此可谓至理之言,此时的范仲淹和赵祯无疑为这句话做了最生动的诠释。
内外交困之下,赵祯本想召集两府大臣一起来谈一谈应该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但转而一想他又改变了主意。这群满腹经纶的君子们在去年曾经耍过他一回,当时面对赵祯要求他们拿出富国强兵的策略时,他们却说国之大事需要回家仔细琢磨之后再作回答。有鉴于此,赵祯这回采用了书面问答的形式给他手下的这些君子们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
他向这些人提出了五个问题:合用何人,镇守西北?民力困弊,财赋未强,怎么办?军马尚多,何得精当?将臣不和,如何制置?躁进之徒,宜塞奔竞,如何是好?
关于赵祯此次问政于两府大臣的结局我这里只想一笔带过,那就是不了了之。不是说这些人没有理会自己的皇帝,宋朝的两府大员们这次洋洋洒洒地整了一个篇幅浩大的集体决议向皇帝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一作答,但问题是这是一篇理论高深但具体办法却一个没提的官方文件。简而言之,这就像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时政新闻那样,每次开会都是那一堆的空话和套话,一堆常人根本看不懂但却几乎人人都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子的所谓官话。再简而言之,赵祯的这些肱骨之臣在这份答卷里没有说人话,只是按照格式和流程在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