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经过我们上面的一番分析可以知道增筑水洛城对宋朝绝对是利大于弊,可在这种事上面韩琦是一个铁杆的反对派,别说是郑戬,哪怕此时是范仲淹提议修城,韩琦估计也会持保留意见。对于郑戬,韩琦自然是不会那么客气,他先是反对郑戬筑城,然后又直接促成了郑戬的罢官,再加上二人之间才新鲜出炉的私人积怨和矛盾,他怎么可能还会让水洛城继续修建下去?更何况,增筑水洛城可是郑戬的形象和政绩工程,韩琦怎么可能会允许它完工?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在水洛城事件上,除了修城会导致劳民伤财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外,韩琦纯粹就是在为了反对而反对。说句可能会很冒犯的话,韩琦把个人私怨凌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
抛开韩琦不谈,只说刘沪接到停止建城的命令后他选择了抗命不从,因为他认为筑城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横下一条心就是要建城。此外,当地的蕃部大小酋长和城中百姓也支持刘沪继续修城,他们甚至提出如果朝廷觉得修城太耗费财力,那么他们愿意出钱而不需要朝廷出一分钱,刘沪也正如此才一心想要将此城修筑完毕。等他将生米煮成了熟饭,那么一切问题都将不复存在。为此,他一面加大力度继续筑城一面又将这里的情况上报给了尹洙。
刘沪本以为现在不用朝廷出钱出力就可将城筑好会让尹洙会就此改变主意,可他想错了,尹洙的反应不是大喜,而是近乎于狂怒。他没想到刘沪竟然敢违抗他的帅令,而且还是如此的振振有词,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冒犯,自己的颜面更是被刘沪给一掌拍碎。在修筑水洛城这事上面,尹洙所秉承和坚守的是韩琦的意志,他们都对郑戬有私怨,在筑城一事上他们本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水洛城哪怕有一万个好也不会让他们改变主意。
怒火攻心之下,尹洙丝毫没有理会刘沪的解释,对于这个敢于公开抗命的部下,尹洙气得暴跳如雷。他再次派人向刘沪传令停止筑城,可刘沪仍然拒绝听令,尹洙随即命令瓦亭寨都监张忠前往水洛城接管刘沪手中的军权,但结果是刘沪拒绝交权!
局势就此已然是白热化了,尹洙作为军分区司令竟然无法号令手下的一个边防旅长,而且刘沪是前后连续数次抗命。如此一来,已然呈骑虎难下之势的尹洙就不能不去怀疑刘沪是不是有谋反的意图了。刘沪手里虽然只有几千人马,但水洛城可是有数万蕃兵现在都归他节制,而且那些蕃部的大小酋长因为上次被刘沪给痛扁了一顿现在都真心实意地臣服他,如果刘沪真的被逼反了或是直接调头去投靠了李元昊,那么尹洙这回可就摊上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