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政集团感到火大的这件事还是跟范仲淹的连襟郑戬有关。
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句话几乎就从来没有被打过脸,尤其是郑戬这种空降过来的地方大员就更是要通过这种行为来为自己树立威信和威严。郑戬的第一把火我们已经说了,他揪出了两个“大赃官”,但这一把火最后被生生地给扑灭了。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郑戬同志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就在他举报滕宗谅和张亢没过多久,他又干了另一件事。
这事与其说是郑戬新官上任的第二把火,还不如说这是他猛然间发现的一个超级政绩工程。在这种诱惑力面前很少有官员能够抵挡得住,金钱美色只能从感官层面对官僚带来刺激与诱惑,但政绩这玩意儿却是精神鸦片,它几乎可以秒杀官场上的一切牛鬼蛇神。
郑戬想干的这件事是筑城,地点在秦凤路和泾原路最北端的结合部,当时谓之水洛,因为这里有一座城就叫水洛城(今甘肃省庄浪县境内)。不过,这地方的控制权既不属于宋朝也不属于西夏,它是位于宋夏边境处的一块由当地蕃部豪族所控制的地域。当年曹玮在西北戍边时就曾经想过要把这块地方给吃进嘴里,可最终还是没能如愿,李元昊虽强但也不敢对这些人用狠,而是任由其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地存在,也就类似于是西夏境内的一处藩镇。至于这里面的原因就只有一个,因为这只刺猬着实太难下嘴,水洛城里的守军至少是三万人且人人精于骑射。
那么,郑戬为什么会想着要在这里筑城呢?
说到这个事就得提到泾原路的一位边关宿将刘沪。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其祖父在随赵匡胤亲征李重进时战死,父亲则是太宗和真宗两朝的西北名将刘文质。刘沪因为恩荫很早就入了军籍成了一名下级军官,此后便一直在西北一带戍边。
好水川之战任福兵败殉国之时,刘沪是泾原路靖边寨的主帅,也就是说他当时就驻守在宋夏边境的最前沿,而他的对面正是水洛城所在的那片地域。当年曹玮心之所念之地也正是如今刘沪眼里的一块肥肉,他想要完成曹玮生前的夙愿——将水洛城据为我有从而将宋朝的边境线向北推进数百里。然而,占据水洛城仅仅只是为宋朝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国土吗?非也,宋朝占据此地最为重大的意义就在于从此以后秦凤路和泾原路就可以连为一体并互为救援。
在地理上秦凤路和泾原路尽管是紧紧相连,但因为山川地势的阻隔,如果两路需要支援对方时只能从最西端绕道而行,可一旦宋朝将水洛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那么秦、泾两路在战时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相互支援。再说明白一点,水洛地区就是控扼秦凤路和泾原路的咽喉要地,如果再加上西夏,那么此地的战略地位就更加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曹玮一心想要将其收入囊中的原因。问题就来了,曹玮和李元昊都没有办到的事,刘沪能办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