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雷厉风行地着手在临安城外选定一处开阔且临近水源之地设立工坊。招募工匠的告示一经张贴,便吸引了众多能工巧匠前来应募。其中,有一位名叫赵福的老工匠,在临安城内颇有名气,其手艺精湛绝伦,尤其擅长机械部件的打造与修复,经他之手的部件,皆精巧耐用,堪称一绝。凌逸尘见此人经验丰富,便将其招致麾下,参与到织机改良这一关键任务中。
工坊内,凌逸尘与工匠们日夜钻研,不辞辛劳,可谓是“废寝忘食求精益,匠心独运铸新机”。他手持图纸,对照着系统提供的力学原理,耐心地向工匠们讲解:“诸位师傅,咱们若将这织机的传动结构依照此般方法调整,使梭子的运行轨迹更加顺滑流畅,便可大幅提升其速度,同时增加纬线的交织密度,如此一来,这织物的质量与产量必然能更上一层楼,犹如鲤鱼跃龙门一般,实现质的飞跃。”工匠们起初面露疑惑之色,但在凌逸尘的悉心演示与详细讲解下,逐渐领会了其中的精妙之处,纷纷动手操作起来,一时间,工坊内叮当作响,热火朝天。
经过数日的艰苦努力,改良后的织机终于开始运转。只见梭子在经线之间飞速穿梭,如闪电划过夜空,纬线紧密交织,一匹匹细密结实的织物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凌逸尘看着眼前的成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如此下去,我南宋的纺织业必将如枯木逢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工业新途现曙光’啊!”
与此同时,冶铁工坊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技术革新。凌逸尘引入新型鼓风设备,那巨大的风箱在工匠们的操作下,源源不断地将强劲而稳定的风力送入炉内。炉火熊熊燃烧,好似那喷薄而出的旭日,炉温急剧攀升,在焦炭的助力下,成功炼出了杂质极少、硬度颇高的优质钢铁,其品质之优,足以媲美那精金美玉。
然而,这些革新举措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传统手工业行会的利益。行会的头目们齐聚一堂,昏暗的房间内气氛压抑而沉闷,众人皆是面色阴沉,心怀不满。“这凌逸尘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他的工坊一来,我们的生意都快被抢光了,必须想办法让官府把他关了!这可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行会会长王麻子狠狠地拍着桌子,怒目圆睁地说道。众人纷纷附和,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向官府施压,声称凌逸尘的工坊破坏了行业传承数百年的规矩,致使大量传统工匠失业,长此以往,必将引发社会动荡,犹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要求官府即刻关闭这些工坊,以维护行业的稳定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