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加强士兵训练。士兵是军队的根基,只有训练有素的士兵,才能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保家卫国。儿臣建议,制定严格的训练标准,增加训练强度,丰富训练内容,不仅要训练士兵的体能和武艺,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战斗意志。”
李泽轩话音刚落,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出来,此人乃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户部尚书赵忠。他身形消瘦,面容刻板,眼神中透着一股因循守旧的固执。赵忠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陛下,老臣以为五殿下的提议太过激进。我大乾立国以来,一直遵循祖制,军队的训练和装备也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如今贸然改革,恐怕会动摇国本,引发诸多不稳定因素。”
李泽轩心中早料到会有保守势力的反对,他不卑不亢地回应道:“赵大人,时代在发展,局势在变化。若我们一味地墨守成规,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观念,如何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大乾的军队,是守护国家和百姓的利刃,只有不断更新和磨砺,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这时,兵部侍郎孙宇站了出来,他年纪稍轻,眼神中透着一股干练和锐气。孙宇抱拳道:“陛下,臣赞同五殿下的观点。近年来,边疆战事频繁,我们的军队在与境外势力的交锋中,确实暴露出了武器装备落后、指挥系统不够灵活等问题。若不进行改革,长此以往,我大乾的安全将难以保障。”
赵忠一听,脸色微微一变,反驳道:“孙大人,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今我大乾的财政状况并不宽裕,哪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到军事改革中?”
李泽轩微微一笑,说道:“赵大人,资金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来解决。同时,还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武器研发和制造中来,这样既能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又能激发创新活力。”
就在大臣们争论不休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宰相王宏站了出来。王宏年逾五十,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目光深邃。他在朝堂上威望极高,一言一行都备受众人关注。王宏缓缓说道:“陛下,老臣认为五殿下的军事改革提议,虽然大胆,但并非不可行。不过,此事关乎重大,确实需要谨慎考虑。我们不妨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看看效果如何,再逐步推广。”
皇帝听了众人的发言,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爱卿所言有理。轩儿,你先按照王爱卿的建议,拟定一个详细的试点方案,待朕审阅后再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