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卫思易从袖口中拿出一叠银票,放到桌上,移至京兆尹面前,说:“请大人帮我将坊间的书买下。”
“这个不难,”京兆尹说,“府衙人手众多,不消半日就能办好,不过这些书要如何处理?”
“烧了。”卫思易抿唇,“此事,闹得越大越好。”
“这……,”京兆尹奇怪地问道,“为何?如面上所见,此事来势汹汹,若将事闹大了,败坏了御侍名声,岂不正合幕后人之意?”
“如意?”卫思易挑挑眉道,“我怎会如他人之意?”
京兆尹不解地说,“那御侍此举——”
“大人若想云京安定,照做便是,退一万步讲,即便是败坏名声,那坏的也是我卫思易的名声,与大人无关。”
卫思易说完便起身道,“拜托大人了。”
“御侍放心好了,”京兆尹送他出去,“御侍慢走。”
卫思易走后,京兆尹就进了厅堂,此时又有一人站在堂上。
那人一身素锦青莲纹圆领袍,面向大堂,背对着大门,从背影看上去,颇有几分长身玉立的意味在里面。
京兆尹走过去,微微俯身后问道,“他究竟意欲何为?”
“敲山震虎。”
陈清浣刚刚隐在屏风后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略一沉思便知晓了。
京兆尹眉目微敛,做思索状,问,“那我如何做?”
陈清浣:“照他说的办。”
京兆尹点点头应下了,“好。”
***
翌日,卫思易进宫时,皇帝正商谈北狄一事。
卫思易默默地坐到他原本的书案前,提笔记录着今日的政要内容。
“近来北狄内战如何了?”
“柯和乎死得悄无声息,如今柯鲁尔占据主城堡,柯约克聚集了一群拥护他的人不肯就范。”
“他们此番内乱,怕是要许久才能恢复元气了。”
“那不挺好的,边境无战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卫思易正奋笔疾书,皇帝突然道,“听闻最近坊间有人散布对卫御侍不利的谣言,究竟是怎么回事?”
见皇帝问起此事,卫思易起身娓娓道来。
皇帝越听,眉毛皱得越紧,等卫思易说完,他奋力一拍桌面,怒道,“如此造谣朕的肱骨大臣,该当尽究查办,将散布谣言之人惩处,方可消朕心头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