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英明!”
赵普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抓住话头,上前一步道,“此乃天赐良机!李弘冀倒行逆施,江宁朝廷人心离散,根基动摇!”
“我军当立即竖起‘讨逆’大旗,传檄天下!痛斥其罪,昭告其恶!”
“号召治下所有忠义之士、节度方镇,弃暗投明,共诛国贼!以上将军破大周、灭南汉的赫赫威名,仁义之师,必能令四方景从,瓦解其根基于无形!”
大将李雄亦是信心满满,声如洪钟:“赵大人所言极是!”
“末将以为,淮河以南,手握重兵、淮南几位节度使,老狐狸武昌节度使何敬洙、保信节度使孙汉威、尤其是清淮节度使刘仁赡老将军!此等忠贞之士,岂能坐视李弘冀篡逆?必能响应我军檄文,投效主公麾下!”
暗卫指挥使莴彦也适时补充道:“据最新密报,江宁朝中,如韩熙载韩大人,已愤然辞官归隐。”
“常梦锡、江文蔚等耿直大臣,因多次上书劝阻,已遭李弘冀打压排挤,处境堪忧。朝堂之上,忠良噤声,奸佞当道,此正是我军分化瓦解、争取人心之时!”
沉稳的将领吴翰却眉头紧锁,提出了现实的顾虑。
“虽然是天赐良机,然我军年淮河力抗大周,夏末又远征岭南,破国擒王,将士疲惫,粮秣消耗甚巨。”
“新得之岭南数十州,百废待兴,民心未附,尚有零星抵抗需弹压清剿。此刻若再兴大军,北上讨伐江宁,战线过长,补给艰难,恐非万全之策。操之过急,反受其咎啊!”
李从嘉闻言,深邃的目光扫过吴翰,缓缓点了点头。
吴翰的担忧,正是他心中所虑。
岭南新定,潭州根基虽固,但连番大战,确实需要休养生息。
更重要的是,李弘冀刚刚政变上位,其内部清洗尚未完成,外部反应尚未明朗,此时倾力北伐,风险巨大,且可能迫使惊惶的李煊做出更疯狂的举动,逼急了引大周入寇!
或让那些原本摇摆的势力因恐惧而抱团。
“吴将军所言甚是。”
李从嘉的声音沉稳有力,一锤定音:“立即兴兵,深入江宁腹地,确非明智之举。”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手指先重重敲在潭州,然后划过长江,点在江宁的位置,最后扫向武昌、寿州、庐州等关键节点。
“然,逆贼当道,岂能坐视?”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烁光芒,“兵锋虽暂不北指,然讨逆之声,必响彻寰宇!分化瓦解之策,刻不容缓!”
他转身,目光如电,扫视群臣,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