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宫人们的簇拥下,慢慢走出院子,来到如今已经改名叫合熙宫的皇帝寝宫。
“母后,您就在这里先歇息,等儿臣将朝中杂事处理好,就过来陪您。”苏玉拉着母亲的手,温和地说着。
叶晚莹笑着点点头:“去吧,你如今身份不一样了,凡事都得顾全大局,要像......你父皇那样,励精图治,好好治理天下,为百姓谋福祉。”
“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苏玉退后一步,拱手一拜,而后转身走出寝殿,带着易安等人往乾清宫走去。
此时已经接近戌时,整个乾清宫灯火通明,宛如白昼,所有拥立新君的大臣全部集结在这里,神情严肃地站在那里,等着他们的新君过来。
不一会儿苏玉就在易安等人的簇拥下,缓缓从大殿正中间走进来,一步一步登上大殿的最高处,最后一个威武的转身在龙椅上落座。
大臣们见帝君已经坐下,便齐齐跪在地上叩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震慑人心。
在连着三声高呼之后,苏玉威严的目光慢慢从诸位大臣身上扫过。
这些大臣,有的是早已经不满大昭皇帝章烨统治的旧臣;有的是曾经在南越战争中幸存下来,通过勤学苦读考中进士的南越人;有的是在宫变时就认清局势,早早投靠到苏玉阵营的识时务者。
苏玉端坐在龙椅上,沉吟片刻,清朗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众爱卿平身!自即日起,大昭、南越融为一国,名大越,开国盛典、登基仪式全权交由礼部负责,于一月内筹集完毕。”
“现下民生凋敝,战乱未平,百业待兴,典礼一切从简,不可过度奢靡。”
说完,底下大臣再次拱手行拜礼:“陛下圣明!”
而后,在苏玉的带领下,大臣们对大越上下如何改革治理进行商讨,在天边露出鱼肚白时,讨论才进行一半,苏玉看向殿外渐渐明朗起来的天空,感觉头脑一片清明。
一月之期转瞬即逝,京都城内处处张灯结彩,大越开国暨新帝登基的庆典在一片热闹欢腾中拉开帷幕。
天还未亮,整个京城就已被唤醒。
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他们身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对新朝的憧憬。
士兵们整齐列队,银色的铠甲在晨光下熠熠生辉,将通往皇宫的道路层层护卫。
卯时三刻,钟鼓齐鸣,声音雄浑悠扬,传遍京城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