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行商的商家也都往家返,挣再多的钱也要有命花不是?不管镇上是真乱还是假乱。不管村里人每天兴盛不衰的谈资如何的热闹。秋禾一概不管,只撺掇着秋老爹赶紧挖一个安全隐秘的地窖。
家里的粮食虽然不多,但有时候就是不多的粮食那也是能救命的。她不会侥幸的认为那些匪徒只抢富人而慈悲的放过穷人。在活命的选择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一家人在秋禾的积极推动下,成为了勤劳的蚂蚁。对!夜幕下的蚂蚁。
地窖就选在在灶房堆的柴火下面。先挖一个三尺见方的圆井,往下挖个二十尺左右的样子,以圆井为中心点向四周各挖十尺,成正方形的地窖。秋老爹有文化,会种地,这点常识还是有的。比如怎么稳固没有支撑的地窖,比如做个隐秘的排水口,而通风的出口就在灶挨着的地方。外面看像是只有一个出口,然而在里面是分开的两个出口。
秋老爹在里面挖,秋雨和秋禾往外运土,林娘子把运出来的土悄悄的倒在屋后面的菜园子里,均匀的摊洒着,略略一看没多大变化的样子。
地窖不大,倒的土也就不多,再说白天秋雨两姐妹拿着锄头在种有大白菜的菜地里除草,旁人对于比较新的土就没有奇怪的地方。毕竟除草翻土都肯定会把新土翻上来的秋禾抹抹额头的汗,看见自己爹娘弯曲的背影,怎么有点盗墓的感觉。月黑风高夜……
在一家人不懈努力的劳动下,地窖四天就挖好了,秋老爹又捡来河边的石头巩固了窖口,用铁锹把地窖里的土夯实。找来生石灰洒在地窖四周,一是杀菌二是去湿,保持地窖内的干燥。
然后把装粮食的瓮子搬到地窖里,只留下少量够三两天用的放在灶间。把能够储存的菜,山药蛋、大萝卜这些都归置到地窖放好。灶间也只留下平常两三天的用量。等一切都安顿好了,秋禾又计划着去一趟古崖山,这次打算喊上秋老爹和秋雨一块,多弄点蘑菇和其他可以储存的野菜,野果
地窖挖完的第三天,秋禾先拉着秋老爹商量再去古崖山的事。对于攻克比较难的问题,秋禾方法是蛮对的,知道先从薄弱环节入手,从群众中找支持。进而包围主攻点,瓦解其思想和主导意识。至于以弱对强,以卵击石。那是不存在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秋禾为幕后策划,秋老爹为先锋军。秋雨为后勤部,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招兵买马后定于第二日前往古崖山。
此次去的除了秋家父女三人还有张安生,芳芳,和芳芳的爹吴伯。这次秋禾,秋雨各自背一个背篓,同样各自一个挎包。当然,秋雨的那个挎包比秋禾的漂亮许多,毕竟镇上举人老爷家的丫头,虽然是个洒扫丫头也比秋禾这个女红杀手强多了。挎包缝得那个针脚密实,带子那个匀称平展。就连挎包的右下角还绣的两朵野花也甚是好看。秋禾瞥瞥姐姐那个漂亮的挎包,嘴里不承认眼里却满是羡慕。秋雨忍住笑把自己的挎包塞给秋禾